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与2022 年一季度报告。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0 亿元,同比增长63.12%,实现归母净利14.79 亿元,同比增长151.28%,拟每10 股现金分红10元(含税),每10 股转增4 股。
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57 亿元,同比增长64.39%,实现归母净利5.69 亿元,同比增长101.90%,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单季度业绩环比增长。
简评
多产快销、降本增效,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显现,单季度业绩创新高2021 年全球农产品高位运行,农作物种植意愿提升,带动农药需求向上;此外,国内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政策的逐渐放开,相关农药市场需求逐步拓展。供给端,2021 年伴随着国内农药新增产能的释放,我国农药产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 月供给端开始持续受到能耗双控、冬奥会、两会等大气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压力,产能收缩,同时海外产能受限,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出口增长同时拉动产业成本及终端价格。
2021 年公司农药原药产量为销量为6.59 万吨,同比增长5.41%,精细化工品销量为11.04 万吨,同比增长41.27%。价格方面,农药原药均价3.70 万元/吨,同比增长42.25%,精细化工品1.67 万元/吨,同比增长48.15%,虽同时原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周,得益于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产品盈利能力提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42.76%,同比提升7.52pct,净利率为26.66%,同比提升9.36pct。期间费用率为13.76%,同比下降3.30pct。量价齐升背景下,2021 年公司业绩高增。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农药销量为1.60 万吨,同比下滑11.02%,均价为5.36 万元/吨,同比增长81.51%;精细化工品销量为4.30万吨,同比增长56.04%,均价为1.66 万元/吨,同比增长13.17%。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5.69 亿元,连续六个季度单季度业绩环比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基于光气资源,产业链上下延申,在建产能丰富公司在目前农药类民营企业中拥有最多光气资源,两大生产基地合计拥有光气许可产能32 万吨/年,现合计使用产能6.8 万吨/年,仅占许可产能21%。同时,公司土地储备丰富,现广德、东至两大生产基地合计占地面积达4200 亩,土地资源丰富。
目前公司在建产能丰富,农药产品端包括3000 吨噁草酮、3000 吨嘧菌酯、1200 吨噁唑菌酮、5000 吨噻嗪酮、3000 吨茚虫威等项目;中间体方面包括4 万吨对氨基苯酚等。硝基氯化苯方面,邻对硝新增10 万吨已投产。
公司可延伸至下游对硝基苯酚、对氨基苯酚、3,4-二氯苯胺(公司敌草隆产品的核心原材料)等;公司已将邻硝基氯化苯延伸至邻苯二胺,向下游生产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邻苯二胺可往下游持续布局医药、染料中间体等。此外,公司从产业链源头打通光气上游离子膜烧碱技术,30 万吨离子膜烧碱装置布局完成,未来将解决光气原材料液氯的运输问题,进一步打通氯化苯上游原材料。
收购世星药化,打造第三基地
2022 年3 月18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以2.1 亿元的价格收购世星药化70%股权,分三期支付,对应业绩承诺为2022-2024 三年累计利润不低于9000 万元。世星药化位于辽宁省港口城市-葫芦岛市,主要产品有甲、乙基香兰素、对氨基苯酚(1.8 万吨)、邻硝基氯化苯(23333 吨)、对硝基氯化苯(46667 吨)等。世星药化是国内少数具有香兰素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香兰素是合成香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通过收购世星药化这一行业下游的优质公司,公司快速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及时把握市场盈利机会,进入医药中间体行业,实现新区域的战略布局,打造公司第三基地。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9、23.78、27.92 亿元,EPS 分别为4.45、5.12、6.01 元,对应当前股价转增股本前PE 分别为7.59X、6.60X、5.6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风险;公司产能投放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