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发实力强劲,技术优势明显。公司目前依托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大型研发平台,以及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确保公司研发成果顺利产出。2019 年公司技术研发团队高达276 人,占比员工总数的18.29%,在业内兽药企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从学历构成来看,硕士博士学历的研发人员占到总员工的12%。2019 年公司累计投入9081.51 万元,比2018 年增长23.62%,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3.9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规模化养殖加速发展,动保行业有望整体扩容。散户加速退出,2020 年我国中小养殖主体在非瘟疫情出现后受损惨重,加速从行业中退出,猪价持续高位。规模猪场则由于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提升、优秀的管理组织能力、种源保障等多重优势,加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国内规模养殖生猪头均防疫费用是20.1 元,远高于散户养殖的15.8 元。数据显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这类超大型养殖企业头均的药苗费用在80 元左右,其中疫苗费用占据一半,远高于全国头均疫苗费用,未来伴随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不断推进,预期行业整体防疫费用有所提升,国内猪用疫苗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非洲猪瘟疫苗有望带来行业整体扩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明显成效的非洲猪瘟疫苗,近期农业农村部密集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全国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2021 年3 月8 日,农业农村部发文要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强调稳妥有序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程,可以看出,国家支持非瘟疫苗研发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非洲猪瘟目前仍是养殖户最担忧、最关注的疫病,如果非瘟疫苗研发成功并顺利进入商业化,在国内6 亿头猪全部使用的背景下,板块有望迎来催生百亿市场空间。
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免疫积极性回升。我国猪用疫苗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涨,2017 年受猪瘟、蓝耳退出招采影响导致市场规模缩水;2018-2019年非瘟疫情形势严重期间,大规模的感染和淘汰严重影响疫苗免疫积极性,猪用疫苗需求陷入阶段性低迷。自2020 年9 月开始,部分地区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加速回升,国内生猪产能逐步恢复。2021 年3 月18 日,农业农村部报道21 年1 月份和2 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35.0%和34.1%。2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2017 年年末的95.0%,全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 亿头以上。行业下游产能恢复进程比较顺利。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具备自主创新和联合研发的技术优势,产品储备丰富,在基因工程疫苗领域、联苗领域拥有多款行业领先的优势产品,同时本着“金牌品质、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推动畜牧业健康养殖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构建了品牌优势,形成较高的知名度。此外,公司稳步推进非瘟疫苗研发进程,前端布局宠物药苗市场,未来伴随新品的不断推出, 将助力公司实现业绩的持续高增长。基于此,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 年分别实现营收9.27/11.1/14.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7%/20.0%/30.0%;对应归母净利润2.14/2.73/3.33 亿元,同比增长95.8%/27.7%/21.8%,对应EPS 分别为0.67/0.66/0.81 元/股。考虑到公司历史的估值以及其长期成长性,给予2021 年35 倍PE,对应目标价29.8元,给予“买入”(首次)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疫病免疫政策变化;动物疫病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