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6 亿元,同比+23.83%;归母净利润3.28 亿元,同比+33.9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9 亿元,同比+36.73%。其中Q3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47 亿元,同比+69.16%,环比+33.62%;归母净利润1.38 亿元,同比+94.21%,环比+53.5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93.90%,环比+45.85%。
事件点评
Q3 业绩超预期,主要是订单高增、项目验收增加所致。根据2024 年中报,公司二季度以来订单增速明显,上半年累计新签订单约6.6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考虑公司收入确认周期为3-6 个月,收入端快速增长。盈利端,24Q3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4.73%/39.7%,同比+2.19pct/+3.95pct。一方面,高毛利的产品销售占比提升,LKJ 无线数据换装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及车站管控系统加速推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毛利率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通过管理提效,4 项期间费用率合计21.99%,同比-5.4pct。
现金流稳健,坚持高比例现金分红,股息率TTM 为4.27%。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6 亿元,同比+24.13%。公司公布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50 元(含税),按截至2024年9 月30 日的总股本(381,274,377 股)测算,合计派发现金股利9531.86万元(含税),股息率TTM 为4.27%。
三大主营列控业务、铁路安防业务、高铁业务,覆盖普铁和高铁,竞争格局良好,受益于存量更新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扩容。(1)列控业务:LKJ 无线数据换装系统开启大批量加装,看好LKJ20000 产品更新需求。据公司2024 中报,截至2023 年末,LKJ 系统应用于2.24 万台机车和1,546 列动车组上,LKJ 存量市场约3.3 万套;截至2024 年6 月底,公司LKJ 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9%。考虑到LKJ 系统生命周期8-10 年,存量系统陆续进入更换高峰期,2023 年以来,公司LKJ2000 及配套产品的更新需求及订单保持增长趋势。(2)铁路安防业务:核心产品6A 产品、CMD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在30%左右,LSP 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随着LSP 系统加速推广,叠加6A、CMD 产品更新数量增长和技术升级需求的提升,铁路安防业务仍有望保持增长。(3)高铁业务:DMS 系统、EOAS 系统车载设备是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更新换代周期通常为10 年,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产品更新或升级换型需求有待释放。2024 年以来,铁路客运量快速增长带动高铁订单交付和存量动车组设备更新,同时铁路投资增速保持10%左右,列控、安防产品和高铁板块均有望维持增势。
投资建议
轨交车辆正处于更换新周期,且公司所处行业格局稳定,产品对稳定性及成熟度要求高,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稳定收益奠定了基础。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6.45/7.6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20.3%/19.1%,EPS 分别为1.41/1.69/2.02 元,对应公司10月29 日收盘价,2024-2026 年PE 分别为16.8/13.9/11.7,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在国家铁路、城轨交通项目落实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铁集团和政府对轨道交通项目的整体投入,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国铁集团和我国各级政府对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投资规划、审批流程、招投标安排等。未来如果国铁集团及政府部门对行业的有利政策出现变动或招投标计划变更,政策红利出现消减,则可能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新产品推广不力导致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轨道交通行业处于技术快速升级应用阶段,行业内公司需要不断改进、设计和开发紧贴技术发展趋势及客户需要的新技术与产品。公司前瞻性地开展了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LKJ-15S 系统)、机车智能驾驶系统(STO 系统)、智慧车站系统项目、高铁移动视频系统(HMVP)、调车防护系统(LSP 系统)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如公司出现技术研发延误、未能迎合市场需求、未能紧贴技术趋势、研发成果未达预期等情况,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2022 年末、2023 年末、2024 年三季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02 亿元、8.69 亿元、8.63 亿元,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公司不能维持应收账款的高效管理,任何应收账款的大额坏账损失都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