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4 月1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 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归母净利润1.7 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增长25.3%。公司单Q4 营收为2.4 亿元,同比增长27.4%;单Q4 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50.4%。
控费成果初显,人效持续提升。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剔除股份支付后)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0%、11.3%、22.2%,分别同比下降1.1pct、2.5pct、2.3pct,呈现明显控费趋势。截至22 年末,公司员工人数为1,954 人,同比下降1.4%,全年人均创收31.7 万元,调整后人均扣非创利9.3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22.7%。随A5 等产品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控费持续推进,公司人效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将保持高速增长。
A5 产品推广加速,具备全栈信创适配能力。A5 信创版已成功上线东吴、东海、麦高证券,目前还有2 家券商在切换过程中,另有2 家券商将在场外交易和两融业务领域先行切换,预计23 年将有多家券商全面上线。公司已与华为、腾讯、麒麟等主流信创厂商构建生态合作,完成了从基础硬件、数据库到中间件等全栈信创适配。
AI 技术积累深厚,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公司已推出集成OCR 识别、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等AI 技术的智慧运营方案,支持智能集采、智能双录、智能见证等功能,目前该产品已落地国泰君安、招商、兴业等多家券商。此外,公司还面向投行业务推出AI 脚注产品,支持底稿脚注格式规范、智能验证等功能。结合本轮AI 技术迭代,公司有望开发更多相关功能模块,持续赋能券商运营、投行等领域。
根据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我们将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预测调整为7.9/9.9/12.2 亿元;将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调整至2.5/3.3/4.3 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 估值为36.6/27.5/2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新产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减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