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①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②2023年股权激励草案。
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持续放量,2022 年收入端稳健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0 亿元,同比+26.36%,其中Q4 营业收入为8.19 亿元,同比+22.96%,延续高速增长。分行业来看:1)消费电子行业:2022 年实现收入24.52 亿元,同比+30.39%,收入占比为83.69%,同比+2.59pct。在消费电子终端疲软的背景下,公司仍实现快速增长,表现优异。2)半导体行业:2022 年实现收入2.91 亿元,同比+34.30%,收入占比为9.94%,同比+0.59pct,其中OPTIMA(半导体量测设备)实现营收1.34 亿元,同比+16.32%,在半导体业务中收入占比45.94%。3)新能源行业:2022 年实现收入1.80 亿元,同比-16.73%,收入占比为6.13%,同比-3.17pct。截至2022 年底,公司合同负债和存货分别为4.95 和16.20 亿元,分别同比+90%和+94%,均验证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展望2023 年,一方面苹果有望出现较大革新,潜望式摄像头、智能眼镜等催生新一轮消费电子设备需求,另一方面半导体量测设备进入放量期,公司新签订单有望延续高增长。随着相关订单陆续交付,公司收入端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改善&财务费用率下降,利润端实现大幅提升20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07 亿元,同比+71.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 亿元,同比+85.53%,其中Q4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 和0.64 亿元,分别同比+228.16%和+198.03%。盈利水平方面,2022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0.97%和9.81%,分别同比+2.73pct 和+3.13pct,盈利水平实现明显提升。1)毛利端:2022 年销售毛利率为40.10%,同比+0.98pct,其中消费电子、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毛利率分别为41.03%、44.86%和20.81%,分别同比+0.06pct、+0.17pct 和+2.73pct,新能源行业毛利率改善是销售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善。2)费用端:2022 年期间费用率为28.50%,同比-2.75pct,明显下降,是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1pct、-0.09pct、-0.47pct 和-2.17pct,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汇兑收益及利息费用减少,是期间费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发布2023 年股权激励草案,利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发布2023 年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909.9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公告日公司股本总数的4.77%。本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219 人,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业绩考核方面,本激励计划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23-2024年,考核目标为2023-2024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较2022 年增长10%、20%。激励费用方面,假设公司2023 年3 月27 日授予限制性股票,则2023-2025 年需要摊销的费用分别为1.21、0.81 和0.13 亿元。考虑到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公司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由此激发管理、业务、技术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激励计划带来的公司业绩提升将高于因其带来的费用增加,本次股权激励的弹性费用整体影响可控。
消费电子设备具备持续扩张潜力,半导体量测设备加速国产替代作为消费电子设备龙头企业,公司横向拓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领域,成长性较为突出。1)消费电子设备:短期来看,2023 年苹果机身有望出现较大革新,潜望式摄像头将催生较大设备需求,叠加智能眼镜放量,贡献较大消费电子设备增量空间。此外,苹果产能向印度、东南亚转移、智能制造渗透率提升等同样是重要驱动力。作为本土消费电子设备龙头,公司有望深度受益。2)半导体量测设备:受益于本土晶圆厂逆周期扩产需求,我们预计2023 年中国大陆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26亿元。全球范围内来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KLA 一家独大,2020 年全球市场份额高达51%,我们预估2021 年国产化率不足3%。短期来看,美国制裁升级影响KLA 业务开展,量/检测设备迎来国产替代最佳窗口期。
2019 年公司并购日本Optima,正式切入高端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在稳固硅片领域全球竞争力的同时,公司还重点开拓晶圆制造客户群体,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轮国产替代浪潮。3)新能源设备:2018 年公司收购菱欧科技,切入汽车自动化产线与电池生产设备赛道,同时布局光伏组件自动化单机设备及整线等产品,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我们调整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 和5.65 亿元(原值4.07 和5.14 亿元),并预计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7.5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 分别为22、16 和12 倍。作为消费电子设备龙头企业,公司横向拓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领域,成长性较为突出,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实控人减持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