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237.2 亿元,同比上涨0.14%;实现归母净利润3.94 亿元,同比下降7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70.8%。其中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13 亿元,同比上涨1.93%;实现归母净利润1.09 亿元,同比下降8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91.7%。
评论:
上下游共同挤压,2022 化纤行业景气度触底。2022 上半年,在成本暴涨、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产业链中游的长丝企业受到上下游的共同挤压,承担产业链的最大压力。从利润来看,POY Q1 平均价差为1466 元/吨,Q2 显著缩窄至959 元/吨,5 月最低仅667 元/吨,系近7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库存来看,年初POY 库存天数为16 天,6 月底POY 库存天数达32 天,往年同期仅13 天。
进入下半年后,随着海外成品油价格下降,聚酯原料大幅下行;为保价与降库存,长丝头部企业自7 月起联合协议减产,POY 库存停止上涨,维持在33 天左右。
行业低谷中小企业整合淘汰,产能集中度提升。近年来,伴随化纤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头部企业一方面通过构建一体化、规模化提升成本优势,此外也布局差异化产品增强竞争力;中小化纤企业则大多以同质化产品为主。在上半年行业历史性的低迷景气中,落后产能的劣势进一步放大;持续亏损下,多家中小化纤企业宣布关厂清算,行业“大洗牌”后或迎来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是挑战也是机遇,逆境下凸显领先优势。作为全国Top3 的涤纶长丝企业,公司当前拥有630 万吨产能,市占率超过12%。在发展思路上,公司强化一体化产业规模优势,横向与纵向结合发展。横向来看,公司积极拓展短纤领域,凭借规模化、设备后发等优势冲击行业头部,现已拥有90 万吨产能。纵向来看,公司布局PTA 项目,完善上游产业链,500 万吨产能全部达产;设备能耗电耗优势全国首位,可反向发电,上半年行业普遍亏损下仍保持盈利。行业低谷期,公司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限电放松+金九银十,年度需求小高峰在即。7 月以来,华东高温天气造成多地用电管控,下游织机开工率持续下降,8 月最低仅57%,较往年同期下降13pct。随着8 月下旬气温回落,限电政策放松,织机开工率显著回升;叠加“金九银十”秋冬换季需求下的传统旺季,或迎来本年度内需的显著改善。
投资建议:行业低景气度下,考虑公司仍具有一定业绩压力,我们下调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8.07、17.13、26.9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53、1.12、1.76 元,当前市值对应PE 分别为19.0x、9.0x、5.7x。采用相对估值法,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3 年12 倍PE,公司2023 年目标价13.4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