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公布20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低7.5%,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26.5%,业绩符合预期。1)20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 亿元,同比降低7.5%;归母净利润6411 万元,同比降低26.5%;扣非净利润3927 万元,同比降低46.4%,业绩主要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2)Q3 单季度业绩继续改善。20Q3 单季度实现收入5.1 亿元,同比降低8.5%;归母净利润2000 万元,同比降低19.9%;扣非净利润842 万元,同比降低62.4%。
线上销售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奶粉、用品类毛利率改善。1)分业务类型看:门店与线上毛利率继续上行,批发及婴儿服务毛利率下降。门店销售营收同比下降9.3%至14.0 亿元,占比87.1%,毛利率提升1.0pct 至27.0%。线上营收同比增长63.2%至7916 万元,占比4.9%,毛利率提升至13.4%。公司持续提升APP、微商城小程序、“到家”小程序购物体验,运用社交营销玩法、创新短视频直播营销方式,吸引消费流量。批发营收同比降低58.9%至1224 万元,毛利率下滑至13.5%。婴儿抚触等服务营收同比下降23.6%至706 万元,毛利率同比降低至9.1%。2)分产品看:收入主力奶粉类和用品类毛利率有所改善。奶粉类营收同比下滑2.8%至8.0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8pct 至23.2%,收入占比总营收49.4%。用品类收入同比下降13.1%至3.6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2pct 至25.7%,收入占比总营收22.4%。棉纺类收入同比降低18.7%至1.4 亿元,毛利率减少1.2pct 至39.0%。玩具类收入同比降低19.8%至0.6 亿元;车床类收入同比下降58.2%至636 万元。3)分地区看:上海占比最高,重庆持续上行。上海收入同比降低13.0%达7 亿,净关店9 家。重庆持续复苏,收入同比增加35.0%达3087 万元,净关店5 家。江苏地区关店家数持平,收入同比增长7%达2.5 亿元。浙江净开店3 家,收入同比降低8.6%。
福建净关店4 家,收入同比下降11%。
截止三季度末门店数量为282 家,预计四季度待开业15 家将加速推动销售增长。20Q3开店17 家合计1.3 万平,关店32 家合计1.3 万平,主要是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公司对直营门店结构进行优化,预计公司全年开店32 家。未来随着线下客流逐步恢复以及四季度已签约待开业15 家门店,线下销售有望继续复苏。
毛利率、费用率上升,净利率下降,现金流明显好转。1)毛利率提升,费用率小幅增加。
前三季度毛利率30.7%,较去年同期提升1.1pct,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高的供应商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5pct 至22.5%,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0.7pct 至3.9%,使得净利率同比下降1.2pct 至4.2%。2)现金流明显改善,资产质量提升。前三季度存货较去年同期减少5739 万元至5.2 亿元,应收账款较去年同期减少222 万元至1294 万元,主要由于批发货款收回。三季度末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 亿元,主要由于公司优化、控制存货采购。
“妈妈经济”崛起,母婴行业市场广阔,下半年随着展店提速以及门店销售恢复,公司有望恢复良好增长,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华东母婴连锁龙头,线上增长势头良好,线下门店逐步恢复有序扩张。考虑到疫情对线下门店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1.52/2.07/2.55 亿元(原盈利预测为20-22 年归母净利润1.78/2.15/2.66亿元),对应PE 为29/21/1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公司线下零售可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