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22 业绩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H22 业绩:收入22.58 亿元,同比增长81.5%,环比增长27.4%;归母净利润1.75 亿元,同比增长113.9%,环比增长98.9%,对应每股盈利0.43 元,基本符合预期。
发展趋势
分布式光伏景气度持续,公司背板业务受益于单玻组件需求带动叠加盈利能力提升,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2 上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19.65GW,占比为64%,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幅提升带动单玻组件需求向上,利好背板需求。1H22 公司销售背板7861 万平,价格为12.05 元/平,较2021 年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约9.5 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5%以上,毛利贡献度同比增长80.46%。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降低成本,不含氟的PPf 和FPf 背板出货已超过1/3,我们预计2022 年背板出货量有望达到1.8 亿平,看好公司背板销量提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推动盈利能力增强。
胶膜募投产能加速投放,规模效应+技术优势+客户导入助力胶膜业务放量,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募投产能持续投放,胶膜产销大幅提升,1H22 胶膜出货量近8000 万平米,同比增长51.82%,价格为13.3 元/平,较2021 年提升11%,实现销售收入10.6 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7 倍,毛利贡献度同比增长144.12%。技术方面,公司与迈为联合开发适用于异质结电池的转光胶膜,提升组件发电效率5%-8%;客户方面,胶膜产品已经成功导入天合、晶澳等一线组件厂商。我们预计2022 年胶膜产能达到2.55 亿平,伴随产销规模扩大,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至9%。
非光伏业务持续增长,多元化平台战略初显成效。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高速增长,公司交通电力(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材料的业务量迅速提高。电池PACK 的侧板绝缘膜、CCS 热压膜和车规级电芯蓝膜已给国内前十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批量化供应,间接进入特斯拉、大众和上汽集团等供应体系,并且开始送交国外电池厂商测试,1H22 这些产品市占率提升至35%左右。1H22 交通电力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125%,综合毛利率维持在32%左右。交通电力材料由于技术难度较高,毛利率显著高于光伏业务毛利率,我们认为未来锂电业务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公司成为集光伏和电子材料双轮驱动的优质平台。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2022 年和2023 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 年34 倍/24 倍 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0.45 元目标价,对应39 倍2022 年市盈率和27 倍2023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2.8%的上行空间。
风险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