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0 年10 月19 日公司公布2020 年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5 亿元,同比下滑5.16%;实现归母净利润2.36 亿元,同比下滑19.25%;基本每股收益0.41 元。
投资要点:
三季度业绩环比继续改善。受疫情影响,医院住院量、门诊量及手术量急剧下降导致部分常规检测量大幅下滑。二季度全国疫情有所缓解,三季度业绩继续环比改善,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业绩快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7%。分地区看,第三季度,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均较同期实现增长,恢复较快;东北地区仍处于恢复中。
四季度业绩有望继续改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的疫情控制较好,在疫情不出现大规模反复的背景下,医院服务有望维持常态水平,公司业务四季度有望继续增长,对公司来讲,四季度为公司常规结算期,四季度业绩有望出现环比和同比正向增长;2)公司新冠试剂检测试剂盒在6 月底获批,下半年有望贡献业绩。3)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稳步推进。截至2019 年底,公司已获得近100 家客户PCR 实验室建设订单,单个订单金额在50 万-100 万不等,预计将为公司新增营业收入5000 万到1 亿不等,对应的年新增试剂收入将达到3-4 亿元。目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IVD 带量采购是否会在国内大规模开展?对国内IVD 服务商的影响几何?我们判断IVD 带量采购大规模开展的可能性较小,主要原因是:1)IVD 试剂产品种类多达上万种,试剂对仪器的适配性也不尽相同,不像药物可以开展一致性评价,IVD 产品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医院的使用习惯也不同,开展集采不具备基础;2)目前IVD 产品的国产化率较低,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初级过程,在这个阶段启动大规模集采,对国内IVD 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3)即使部分国产化率高的标准化产品如生化试剂等展开集采,对于龙头服务商也是受益的,主要是因为IVD企业的服务商不同于药品服务商,其除了具备经销职能外,还需协助医院进行实验室维护,包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实验室试剂管理,实验室检验人员培训等工作,对于龙头服务商来讲,其服务能力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开展集采,其也有能力向上游转嫁;4)国内仪器生产厂商还不具备大规模服务的能力,另外考虑到竞争关系,国内厂商中期内也不可能拿到IVD 全系列产品的代理,提供全体系服务。
公司是IVD 服务转型的领头军,未来业绩增长的动力将来自于向集约化以及区检中心服务模式转型带来的收入和盈利的显著提升。公司也具备转型成功的基础。明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维持公司盈利预测至2020 年每股收益为0.62 元,2021 年0.85元、2022 年1.08 元,对应10 月19 日收盘价13.31 元,市盈率为21.45倍,15.66 倍和12.32 倍,考虑到公司目前估值在国内IVD 企业中最低,并未体现出集约化和区检中心服务模式转型领头军的地位和估值,价值仍然存在低估现象,维持润达医疗“买入”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风险,集约业务以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进展低于预期,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下属公司整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