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 亿元、1.38 亿元;2023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 亿元、0.45 亿元。
需求回暖,基本面筑底回升,2023 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 亿元、1.38 亿元,同比增长9.59%、下降6.89%。其中,合同生产、自主品牌的毛利率分别为34.21%、43.40%,同比减少5.41pct、3.38pct,主要系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新型海洋功能成分饮料、口服液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导致制造费用增加的共同影响,导致公司各类产品毛利率同比出现下降。根据公司2023 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 亿元、0.45 亿元,同比增长58.73%、43.99%。其中,合同生产、自主品牌营业收入分别为1.87 亿元、0.43 亿元,同比增长62.61%、43.33%。
研发优势持续强化,助力公司长期发展。根据公司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获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34 项,授权发明专利1 项,公司被评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研发竞争优势显著。截止报告期,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26 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64 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791 项,是行业内拥有保健食品配方最多的企业之一。
后疫情时代下,我国人民健康管理意愿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和素养不断提升,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京东健康及第一财经的调查报告,85.28%的受访者表示,相比疫情前,他们增加了购买健康产品的频率,更有1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其购买频率大幅增加;多于半数的受访者每月至少购买一次健康产品,更有超14%的受访者每月多次购买健康产品。根据罗兰贝格,2021年我国营养健康消费品市场规模达2,370 亿元,预计将以7.69%的复合增速增至2025 年的3,188 亿元。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营养保健食品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根据NutritionBusiness Journal 和世界银行,2019 年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及欧洲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规模分别为148.38 美元/人、98.92 美元/人、89.30美元/人、56.86 美元/人,而同期我国的人均膳食补充剂消费水平仅为15.07 美元/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8.59 亿元、10.02亿元和11.51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 亿元、2.05 亿元、2.36 亿元,同比增长26.2%、18.1%、14.9%,对应EPS 分别为2.72 元、3.21 元、3.69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倍数分别为17X、15X、13X。2023 年可比公司平均PE 为21X,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营养保健食品企业,研发、品控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募投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股东减持股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