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4 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
投资要点
业绩快报整体符合预期,2022 实现收入28.5 亿,归母净利润2.95 亿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28.5 亿元,同比减少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减少2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4 亿元,同比减少34.7%。
我们认为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系为:1)疫情影响下交付速度减缓、结算周期延长、交付成本增加;2)2022 年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3)新业务如:场馆运营规模提升,新设展览展示团队等;4)预计《今夕共西溪》等文旅项目受疫情影响亏损所致。
传统业务下游景气度回升在即,后疫情时代文旅体活动全面回暖可期短期来看: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安排新增3.8 万亿元专项债券予以支持(高于2022 年3.65 万亿元),强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伴随疫情后各地施工逐步恢复,预计公司设备业务下游需求复苏且交付周期及成本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公司场馆运营及文旅项目2023 年预计受益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旅游出行人数回暖,将进入快速爆发期。中长期来看:2021 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仅占GDP 的4.5%,远小于2018 年美国28%和日本20%左右的GDP占比。2021 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 平方米,远小于美国人均16 和日本人均19 平方米。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预计2025 年全国各类文化设施数量达到7.7 万,较2021 年增长45%。国内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 万亿,较2021 年提升61%。
核心逻辑:下游景气度回升+服务性收入占比提升,业绩估值提升空间广阔下游景气度回升:稳增长目标下,国常会重点强调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并针对消费类设备的更新改造纳入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范围。我们预计受益消费复苏及政策支持,2023 年国内文化中心、大剧院、体育中心、主题乐园等文体旅场馆建设及招标有望回暖加速,公司下游文旅体产业景气度将大幅回升。
转型运营打开成长空间:公司通过文体旅设备+文体旅赋能服务双轮驱动,逐步向文体旅赋能延伸,服务性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新业务聚焦文体场馆、景区街区、全域旅游等内容策划运营服务。其中场馆运营方面,在手全国10 余个文体场馆,总运营管理面积为67 万㎡,已成为全国直营管理面积最大的文化场馆运营商之一。文旅融合方面,通过《今夕共西溪》等项目切入文化演艺实业。赛事运营方面,牵头获得2022 年到2024 年杭州马拉松赛事运营权等。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收为28.5、35.4、43.3 亿元,同比增长-4%、24%、22%;归母净利润为2.9、4.8、5.9 亿元,同比增长-25%、63%、23%,对应PE 为21、13、10 倍。公司传统业务结构升级,文创及运营业务将提升服务性收入,增厚利润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4 年业绩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文体场馆新增建设不及预期;文旅服务业务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