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 级产品构建核心竞争力,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逐步提升,跃居公司下游第一应用领域;四川、镇江项目的落地投产将实现2022 年产能的翻番,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原材料端成本下行,公司盈利能力向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50/0.78/1.03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我们认为2022 年70 倍PE 是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35 元,维持“增持”评级。
2021 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0%,Q4 单季同比环比大幅提升。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7.92 亿元,同比+40.50%;实现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2.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7.82%。2021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22.15%,较上年同期的25.82%下降3.67 个pcts,其中半导体行业毛利率26.24%,较上年下降6.36 个pcts;显示面板行业毛利率19.93%,较上年下降3.63 个pcts;太阳能电池行业毛利率9.04%,较上年下降1.03 个pcts。2021年Q4 实现单季营收2.52 亿元,同比+62.47%,环比+26.63%;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0.29 亿元,同比+84.70%,环比+128.96%。公司利润增长得力于产品结构和市场占有率的双重提升,下游半导体芯片及其封装客户产能的持续拉升以及镇江、四川基地的投产。
2021 年全年四费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76 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8亿元。费用率方面,公司2021 年全年销售费1.42%,较上年同期1.91%下降0.49 个pct,主要系销售量增长所致;管理费率6.94%,较上年同期的6.25%上升0.70 个pct,主要系子公司筹建新增员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率0.56%,较上年同期的0.72%下降0.15 个pct,主要系流动贷款增加所致;研发费率4.57%,较上年同期的5.39%下降0.81 个pct;四费费用率合计13.50%,较上年同期的14.26%下降0.76 个pct。现金流方面,2021 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9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0.11 亿元下降0.38 亿元,主要系原材料上涨及第四季度销售增加所致。
半导体跃居公司下游第一应用领域,综合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从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来看,2021 年半导体行业营收3.84 亿元,同比+81.64%,占主营收入的49.83%;显示面板行业营收3.67 亿元,同比+18.31%,占主营收入的46.30%;太阳能电池行业营收0.30 亿元,同比-12.64%,占主营收入的3.87%。在中芯国际、士兰微、长电科技、华润微等半导体客户快速放量的带动下,公司半导体行业营收在2021 年首次实现对显示面板的超越,跃居第一下游应用领域,未来半导体占比有望随着“缺芯潮”持续提升,由于半导体行业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也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主要原材料磷酸、硝酸等自去年9 月后价格高位回落,原料端成本的下行有望修复公司因原材料上涨而受影响的盈利能力。
G5 级产品构建核心竞争力,2022 年有望实现产能翻番。公司现有湿电子化学品产能9 万吨/年(G2-G4);四川6.0 万吨产能项目(包含再生项目,G2-G3)(一期)已于 2021 年12 月26 日取证投产,其二期3.2 万吨产能项目预计于今年3 月投产;镇江基地一期5.8 万吨(半导体先进制程,G4-G5)项目预计于今年4 月正式投产,届时公司产品等级将从G2、G3、G4 提升至最高的G5等级,重点针对高端集成电路行业。产品等级的全覆盖和产能的翻番(2022 年总产能有望达24 万吨)将推动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收入的快速增长。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价格波动;未来技术更新;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
投资建议:G5 级产品构建核心竞争力,半导体行业收入占比逐步提升,跃居公司下游第一应用领域;四川、镇江项目的落地投产将实现2022 年产能的翻番,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原材料端成本下行,公司盈利能力向好。我们维持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0.98/1.52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0.50/0.78元,新增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2 亿元,对应EPS 预测为1.03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25/50/75 分位PE 分别为64、78、110 倍),我们认为2022年70 倍PE 是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35 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