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 营收业绩明显恢复,2022 年稳健增长信心充足。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58.2 亿元,同增9%;实现归母净利润6.2 亿元,同增6%,符合预期。全年新承接业务额106.9 亿元,同增4%,连续两年维持百亿规模。分业务看,勘察设计类业务/EPC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0.9/7.0 亿元,同增7%/20%。勘察设计新签订单额72.0 亿元,同增2%,其中重点客户合同额占比超60%,优质客户粘性较强。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类新型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9/5.5 亿元,合计9.4 亿元,同增超20%。分季度看,Q1-4 公司单季营收分别同比变化40%/-6%/-13%/20%;单季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变化34%/-7%/-27%/22%,Q4 营收与业绩环比Q3 明显提速,预计主要系省内疫情致二、三季度部分项目延期确认收入,Q4 结算较为集中。分区域看,省内/省外分别实现营收36.0/21.9 亿元,同增8%/9%。2021 年,公司参与了江苏、广东、河南、河北等10 多个省级交通“十四五”规划,省外超50%勘察设计项目由规划业务带动,规划牵引作用持续增强。江苏省外已有七个订单超亿元地区:广东(超4亿),山东、河南(超2 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超1 亿),区域开拓进展顺利。长三角地区设计合同额共计45.9 亿元,同增14%。公司2022 年计划新承接业务额及营收同增10-30%,业绩及营业收款同增10-20%,稳健增长信心充足。
公司2021 年分红+回购合计约1.9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
EPC 及新业务开拓致毛利率有所下降,现金流保持稳健。2021 年公司毛利率31.9%,YoY-1.1 个pct,下降预计主要系毛利率较传统主业更低的EPC 业务及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等新业务加速开拓所致。其中EPC 业务毛利率已达21.8%,YoY+7.3 个pct,显示公司EPC 相关项目能力日趋成熟。期间费用率14.9%,YoY-0.1 个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YoY-0.2/-0.1/+0.2/0.0 个pct,整体保持平稳,其中研发费用率增加预计主要系数字设计、智慧建造等新业务研发投入提升所致。资产(含信用)减值损失少计提约1528 万元。所得税率YoY+0.4 个pct。归母净利率10.62%,YoY-0.27 个pct。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9 亿元,较上年基本持平。收现比与付现比分别为85%与56%,也与上年基本持平,现金流整体表现稳健。
智慧化、数字化、工业化等新业务加速开拓,转型成效不断凸显。公司2021 年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在智慧化、数字化等领域取得了项目级或产品级突破,并向产业级发展,其中:1)数字化设计:2021 年公司以BIM+GIS 技术为先导取得的项目合同额约2.6 亿元,以BIM+GIS 系统作为生产平台的项目合同额约6.7 亿;自主研发的EICAD 系统已全面实现SaaS 化,近三年年均营收增速保持100%。2)工业化建造:华设盐城MES+数字孪生工厂已建成并实现量产,已为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建兴高速、盐城兴创路北延等工程提供桥梁预制构件,累计产出近7 万方砼,营收达2 亿元。3)智慧交通:围绕智慧公路、智慧水运、智慧港口、智慧城市等领域已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进入推广应用期。4)环保及低碳业务:环保及低碳类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生态治理领域全年新签水运水利类订单10 亿元,近两年累计承接污水治理类项目近30 亿元;绿色低碳领域积极推进交通出行低碳化业务,后续将持续拓展零碳设施、低碳材料、碳监测等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为7.1/8.2/9.4 亿元,EPS 为1.04/1.20/1.37 元(2021-2024 年CAGR 为15%),当前股价对应PE 为7.8/6.8/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交通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数字化和工业化建造等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