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公司发布2020 年报,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53.54 亿元,同比增长14.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 亿元,同比增长12.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2 亿元,同比增长21.32%;实现基本EPS 1.05 元。拟每10 股派现金红利2.50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 股转增2 股。
营收增速有所提升,规划研究和工程承包营收快速增长。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53.54 亿元,同比增速达14.19%,较上年同期增速提升2.52个pct,较2020Q1-Q3 营收增速提升3.04 个pct。分季度来看,2020Q1-Q4单季度营收增速分别为-26.99%、27.70%、24.65%和18.49%, 2020Q4单季度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分业务结构看,公司分别勘察设计营收32.06 亿元(YOY+4.41%)、规划研究营收9.58 亿元(YOY+66.26%)、工程承包营收5.78 亿元(YOY+59.23%)、试验检测营收3.85 亿元(YOY+9.74%)和工程管理营收1.71 亿元(YOY+13.25%),公司规划研究和工程承包业务营收快速增长,带动总营收增速提升,勘察设计业务营收增速水平较去年有所下降。2020 年,公司勘察设计业务占比为59.89%,同比减少5.61 个pct;规划研究营收占比为17.89%,同比大幅提升5.60 个pct;工程承包业务营收占比为10.80%,同比提升3.05个pct。
扣非业绩增速可观,毛利率水平改善显著。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83 亿元,同比增长12.51%。其中Q1-Q4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28%、27.72%、21.81%和11.99%。公司全年业绩增速同比下滑且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由于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拖累业绩增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5.65 亿元,同比增速为21.32%,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和营收增速,主营业务业绩增速可观。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2.98%,同比提升1.77 个pct,期内各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各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勘察设计34.06%(同比+0.23 个pct)、规划研究42.56%(同比+0.04 个pct)、工程承包14.48%(同比+11.97 个pct)、试验检测32.40%(同比+1.27 个pct)、工程管理23.85%(同比+9.16 个pct)。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加18.11%,期间费用率为15.01%,同比增加0.50 个pct。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8.54%,销售费用率为4.53%,同比提升0.80 个pct,主要由于期内新承接业务额增加同时市场经营深度拓展增加经营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52%,研发费用率为4.20%,同比提升0.12 个pct;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减少0.13 和0.29 个pct。期内公司净利率为11.29%(同比-0.07 个pct),为自2016 年同期净利率次高水平,ROE(加权)为18.35%(同比-1.04 个pct)。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持平,货币资金增加,应收账款减少,资产负债率下降:现金流方面,2020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和去年同期持平;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6 亿元,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入1.34 亿元转为流出,主要由于购置固定资产增加,对外投资增加所致。货币资金方面,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5.56亿,较年初增加4.70%。应收账款方面,2020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29.70亿元,较年初减少34.47%。资本结构方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2.51%,较去年同期下降1.18 个pct;如考察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2020 年末为51.41%。
新签订单快速增长,立足传统基建新兴业务布局成效显著。公司2020年全年新承接订单102.33 亿元亿元,同比增长27.73%,勘察设计业务类新承接业务额达70.51 亿元,同比增长10.09%。2020 年,公司完成了以事业部框架为核心的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形成了九大业务板块和五大区域事业部,在行业和地域上多元布局。公司为基建设计龙头,产业链前端优先受益十四五期间交通强国建设不断推进背景下的基建项目落地。除传统基建业务外,公司深入布局新基建业务,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环保和水务等领域取得成效,同时拓展以工业化建造、服务区建管营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公司依托自身位居全产业链前端的设计先发优势、技术集成优势和交通领域数据资源,推进智慧交通产业落地,公司智能交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根据公司年报,在新型轨道交通领域,公司成为国内机场APM 领域技术主导公司。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工业化建造基地落地,成立江苏省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研发中心,已完成装配式桥梁项目设计,开展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研发,牵头 S126 装配式桥梁智能建造基地的建设工作,并开展全省工业化建造基地可行性研究,有望在建筑工业化推进背景下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持股计划的设立规模不超过5,320 万元,覆盖员工在500 人以内,有助于提高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彰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为A 股基建勘察设计龙头,资质优异技术实力显著,在手订单充足,内生外延拓展全产业链,优先受益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传统基建市场需求,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基建和基建领域工业化建造,有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1 年-2023 年的营收分别为61.84 亿元、71.11 亿元和81.6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5%、15.0%、14.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2%、20.9%、19.9%;EPS 分别为1.28 元、1.54 元和1.85 元,动态PE 分别为9.0 倍、7.4 倍和6.2 倍,PB 分别为1.6 倍、1.3 倍、1.1 倍。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恢复缓慢、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再融资受阻、核心员工流失、业绩不达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