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转向和减震系统配件二级供应商龙头:公司是乘用汽车转向器齿轮齿条和减震活塞杆零部件二级供应商龙头,近5 年复合增速为20%,根据中汽协/IHS 等网站2015 年乘用汽车销量和公司销量,不考虑后装市场,公司国内市占率约50%,全球市占率约12%,均属第一;在行业增速放缓下,公司2016 年中报公司业绩同比14.79%,显著高于行业增速,一是由于公司通过总成厂配套于80 多种车型在行业下滑趋势中能够分散风险,二是借助供应链客户关系及产品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15 年实现海外营收增长超40%。此外,公司2016 年实行定增计划募集7.36 亿,控制人之子靳晓堂先生和几大公募基金、资管等以35.02/股(当前39.24 元/股)价格认购,显示市场对公司未来成长发展的信心。
EPS 替代+产能释放,量价齐升开启新一轮成长:我们认为公司在外需EPS 渗透需求、活塞杆轻量化趋势和内生产能释放的双重背景下将迎来成长2.0 时代:(1)EPS 电子转向器与传统的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具有降油耗、助力特性好、重量轻、结构简单、主动安全和舒适驾驶等优点是未来趋势,我们认为从国产替代相对角度(2015 年开始,中国将超越欧美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EPS 市场)和行业渗透率提升绝对角度(目前渗透大约在30%,远低于欧洲75%、日本90%等),公司配套部件将显著受益迎来量价齐升行情(单套价格有望翻2-3 倍);(2)公司中空活塞杆在汽车减震器加工工艺属于创新工艺,已于2015年量产,目前市场空白阶段几乎垄断,未来将在技术完全成熟后扩大了国内的市场份额;(3)公司15 年实施7.5 亿定增项目缓解高产能利益率生产线,预计16 年转向配件和活塞杆产能同比分别增加15/30%;2016-2020 年累计新增产能为3270、10491 万件,相比较原来转向/活塞产能4776 和20020 万件提升68%和52%,且产品逐渐由毛坏件逐步向半成品件、成品件发展,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定增补强共性制造平台,尽享行业爆发红利:
外延并购夯实价值链,子公司成长有待百花齐放:
内生卓越发展,外延并购值得期待:(1)内生发展方面:公司在转向器和减震器材料调试具有独特优势,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工艺空白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另外公司在客户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客户涵盖博世、采埃孚、大众、比亚迪、耐世特等国内著名合资车企和全球500 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客户合作长久粘性关系以及资本投入巨大和认证准可周期长提高了进入壁垒。(2)外延并购方面:公司市占率第一,长期来看业务开展的边际收益衰减,中短期来看,“足现金+高股权集中+低资产负债率”为公司外延并购中小型规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考虑到公司上市三年来从未有过兼并收购动作,我们认为外延扩张可能是公司未来寻找发展的方向之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基于公司在转向器齿轮配件及减震器活塞杆双业务细分领域的核心工艺和龙头地位,我们看好公司在后续EPS 电子转向在汽车渗透上升中带来的量价齐升的增量空间、减震器活塞杆空心轻量化的创新工艺对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产能释放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盈利质量改善。同时考虑到公司市值小、上市三年来从未有过兼并收购动作,我们认为无论是从长期的小行业突围还是中短期的“7.9 亿足现金+48%高股权集中+31.5%低资产负债”等外部利好环境,公司未来寻求外延发展可能性较大。我们预测公司在内生稳健成长驱动下,未来三年业绩将迎来稳步上升通道,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 年EPS 分别为0.45元、0.54 元和0.63 元,业绩增速为25.71%、22.21%、16.37%,对应PE 分别为88x、72x 和62x,目标价位为42 元,对应于2017 年PE 77 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EPS 渗透率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定增项目及产能释放不达预期;下游汽车增速放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