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预计2023Q3 实现净利润31.2~45.3 亿元,同比增长164.1%~283.5%,修复至2019 年的74.5%~108.2%。我们预计2023Q3 公司净利润39~42 亿元,与2019Q3 基本持平。我们测算京沪高铁2023Q3 本线、跨线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5.6%、12.1%,料9 月京沪高铁本线运距环比增长2.5%左右,公司通过智能预分系统及时协调优化运输能力配置,期待本线运距恢复带来收入质量的提升。预计2023 年京沪高铁业绩恢复至2019 年95%以上,中期来看,受益本线产能优化提升以及客票弹性、跨线列车增量空间、京福安徽利润扭亏,料未来3 年公司净利润CAGR 为15.4%左右,凸显黄金通道成长韧性。
事件:10 月16 日京沪高铁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3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2.5~96.6 亿元,同比2022 年同期的1.52 亿元大幅增长、修复至2019年的86.7%~101.5%;按照公司预测数据测算,2023Q3 归母净利润31.2~45.3亿元,同比增长164.1%~283.5%,修复至2019 年的74.5%~108.2%,我们预计2023Q3 公司净利润39~42 亿元,与2019Q3 基本持平。
2023Q1~Q3 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恢复率86.3%/103.3%/107.8%,逐季改善,平均运距环比增长,料2023 年京沪高铁业绩恢复至2019 年95%以上。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2023Q3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95.8%、92.8%,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112.5%、107.8%。2023 年Q1~Q3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92.5%/106.6%/112.5%,旅客周转量对应的恢复率为86.3%/103.3%/107.8%,逐季改善趋势明显。作为中国高铁的黄金通道,料京沪高铁2023Q3 本线、跨线收入分别较2019 年同期增长5.6%、12.1%。
Q4 进入出行的传统淡季,期待商务需求蓄力复苏,预计2023Q4 公司净利润或为22 亿左右,全年业绩恢复至2019 年95%以上。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铁路增速继续领跑出行板块,通过智能预分系统及时协调优化运输能力配置,料京沪高铁有望充分享受复苏红利。据国铁集团数据,双节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1763.6 万人次,较2019 年同期增长22.4%。受益于网络加密、经济性价比高,铁路延续2023 年以来历次假期的增速引领趋势,其中假期首日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 万人次。2023年9 月27 日~10 月8 日长假期间,京沪高铁全线累计开行列车增长19.6%,运送旅客984.4 万人次、增长22.4%,全线平均客座率提高3.3pcts(均为同2019年相比)。公司结合新形势下旅客出行特征,研究室流规律及客座率变化情况,及时协调优化运输能力配置,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及运输能力。
关注京沪高铁本线运距的恢复带来收入质量的提升,料未来3 年公司净利润CAGR 为15.4%左右,凸显黄金通道成长韧性。从运距端看,2023 年防疫措施放开以来,京沪高铁本线运距较2019 年仍存在差距,主要为京沪高铁运行图迎合短期出行“短运距、高频次”的特征。公司通过智能预分系统及时协调优化运输能力配置,我们判断9 月京沪高铁本线运距环比增长2.5%左右。10 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旅客列车数量环比增长4.2%,建议关注京沪高铁本线运距的恢复带来收入的提升。中期来看,公司增量或来自于:
1)本线产能优化提升以及客票弹性;2)跨线列车增量空间;3)京福安徽利润扭亏等,料将支撑京沪高铁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客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路网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票价提升、成本控制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提升运营机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客运大数据分析优势,优化运行图细节匹配出行需求的新变化。客流迅速恢复驱动黄金线路盈利能力快速复位,我们预计2023Q3 公司净利润恢复至2019 年95%以上,继续推荐中期成长驱动因素明确的京沪高铁。根据三季度行业数据,我们认为公司运距修复仍需要一定周期,我们调整公司2023/24/25 年EPS 预测至0.23/0.27/0.31 元(原预测0.25/0.29/0.33 元),参照日本JR 东海的成长期估值,给予公司2024 年25xPE,对应目标价7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