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0.63 亿元,同增4.81%,归属净利润5.22 亿元,同减40.69%,扣非归属净利润4.83 亿元,同减43.41%。短期浮法玻璃盈利仍处底部,但稳增长政策下后续地产基本面有望企稳向上,玻璃盈利能力有望底部回升,同时公司在深加工领域持续推进打造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一季度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利润同比下滑。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0.63 亿元,同增4.81%,归属净利润5.22 亿元,同减40.69%,扣非归属净利润4.83 亿元,同减43.4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35 亿元。
浮法玻璃盈利仍处底部,稳增长预期持续强化下年内盈利有望回升。我们测算2022Q1 公司销售浮法玻璃2700 万重箱左右,同比下滑约4.8%,对应单箱收入/毛利/净利分别为104/31/19 元,单箱盈利同比环比均有所下滑。盈利下滑一方面由于公司一季度经营仍受地产信用风险影响,同时局部疫情反复持续影响开工发货,下游市场信心不足,需求下降导致玻璃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受全球宏观因素影响,原燃料成本持续上行,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玻璃盈利处在底部。但考虑今年稳增长的强劲预期及房地产政策底显现,需求只是延后并未消失,竣工韧性依旧存在;且从产品结构来看,建筑节能政策催化下,双玻、三玻产品渗透率的加速提升同样将带动浮法玻璃需求;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有限,前期盈利高点拖延冷修的高龄产线将进入冷修期(截至目前已有7 条产线进行冷修,行业产能利用率已低于去年同期),预计今年浮法玻璃供需格局并不悲观。4 月以来,玻璃库存已达拐点,产销率快速回升,预计随着地产需求恢复,盈利能力有望从目前低位回升。
光伏玻璃产能持续加码,超白砂自给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第一条压延产线已于4 月点火投产,同时后续仍有较大产能规划,分别在浙江宁波、绍兴、福建东山、云南昭通、马来西亚继续投建11 条光伏玻璃产线,我们预计全部达产后公司光伏玻璃产能将超过1.5 万吨,有望成为行业第三极;同时公司加快超白石英砂资源获取,在马来西亚(240 万吨,一期建设120 万吨)、云南昭通(400万吨,一期建设200 万吨)配套建设超白石英砂基地,全部建成后可以实现超白砂完全自供。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同时有望进一步增加成本竞争力。
电子玻璃、药用玻璃进展顺利,未来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电子玻璃工艺稳定性和生产稳定性明显改善,目前盖板玻璃已供应一强市场,且公司公告拟建设电子玻璃二期项目针对二强及车用玻璃,并预计于2022Q2 点火,未来随着二强产品逐步通过测试并进入市场,有望享受量价齐升;在药用玻璃领域,公司产线已于10 月进入商业化运行,部分产品已批量化生产和销售,全年实现收入414.42 万元,未来随着客户持续开拓及良品率不断提升,及国产替代加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在手现金充沛支持深加工领域拓展,增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截至2022 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现金45.08 亿元,在手现金充裕可以有效支撑各业务未来扩张。
同时公司拟出资不超过4.5 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且实控人拟出资不超过3.5 亿元进行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承压;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燃料成本上升。
投资建议:浮法玻璃行业短期盈利承压但拐点逐步显现,公司是浮法玻璃行业龙头,具备技术、规模、成本、原材料自供等优势,同时积极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电子玻璃、药用玻璃、光伏玻璃有望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具备较高成长性。考虑到地产信用风险、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带来的需求下滑以及原燃料价格保持高位,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76/43.23 亿元(原预测为44.3/48.3 亿元),新增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5.7 亿元,对应EPS 预测为1.33/1.61/2.07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信义玻璃、南玻A、福莱特、信义光能)当前平均估值水平对应16x2022PE,考虑公司深加工业务成长性,给予2022 年13 倍PE,对应目标价17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