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水泥装备制造商与服务商,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国内特种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在矿山及重型装备板块,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且成效明显,2024 年实现海外生效订货同比增长超 80%,海外市场生效订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从机器人产业来看,公司将“拓展机器人产业”写进公司发展战略,未来有望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4 亿元,同比减少15.93%,实现归母净利润3.75 亿元,同比减少2.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8 亿元,同比增长34.41;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7 亿元,同比下降16.11%,实现归母净利润0.90 亿元,同比下降22.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0 亿元,同比增长33.21%。
简评
盈利能力稳定提升,海外订货额快速增长
公司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水泥装备制造商与服务商,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国内特种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公司以“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定位,不断强化“国之重器”地位和“硬科技”实力。
目前公司主要从事矿山及重型装备(含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特种材料等领域的大型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的开发、研制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可为全球客户提供矿山、建材、煤炭、冶金、石化、有色、电力(核电、水电、风电、光伏)、节能环保、新能源、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的大型化、重型化装备。
从2024 年分业务情况来看,公司矿山及重型装备(含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特种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82 亿元、9.04亿元、2.09亿元、13.38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51%、15.45%、78.74%、4.45%,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风电装备、煤炭装备等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部分在执行项目受客户所在行业景气影响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对应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展望来看,公司2024 年底合同负债、存货分别同比增长17.58%、8.28%,在手订单相对充裕,在后续订单逐步交付后,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分区域来看,2024 年公司国内区域实现营业收入61.96 亿元,同比下降16.51%,海外业务实现18.38 亿元,同比下降13.91%。从海外业务来看,公司积极推动“强化海外市场开拓”既定策略,聚焦澳洲、非洲、南美等区域市场,实现了公司批量化、大规格破磨装备在国外超大型矿山应用的全覆盖;成功中标柬埔寨某熟料水泥 EPC项目,签订中钢设备球团项目、加拿大金银矿项目、保加利亚金矿项目、紫金矿业塞尔维亚矿山装备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成套和装备项目,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新设越南、马来西亚、欧洲3 个海外代表机构,支撑国际业务拓展至欧洲、大洋洲、非洲、南美、北美、中亚、东南亚等区域。全年实现海外生效订货同比增长超80%,海外市场生效订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展望来看,在后续订单逐步交付的情况下,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 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2.68%,同比提升2.95pct,实现归母净利率4.42%,同比提升0.3pct,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率4.95%,同比提升1.85pct;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系高毛利率的产品占比提升以及海外区域业务占比提升所致,同时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上,持续推动供应链“补链”“强链”“延链”,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完善供应商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体系,扩大试用物资范围和智能化应用升级,缩短采购链条、降低采购成本。展望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成本优化、精进管理水平等方式来实现成本管控,同时在新能源业务逐步放量、特种材料产能释放的情况下推动成本端进一步优化。
展望后续来看,在矿山机械及重型装备板块,公司将推动矿山智能化趋势,通过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矿山重型装备可靠性设计和性能评价、制造关键技术、智能化技术、高效装备及工艺技术等四个研究方向,突破矿山重型装备运行及失效机理、极限零部件制造过程性能演变机理、大功率重载变频器等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核心主机迭代升级,助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全流程绿色智慧矿山标杆项目。另外,公司在2024 年完成定向增发,募集总金额8.28 亿元,用于面板盒体关键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高端耐磨件制造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重型装备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其中高端耐磨件制造产线智能化改造有助于提升公司耐磨备件产能,减少外协产品采购,降低外协成本,同时也可以加强公司矿山设备后市场服务能力。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动能,特种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公司目前机器人业务开展主体主要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产品类型主要为防爆消防灭火机器人、消防巡检机器人、灭火巡检机器人等,2024 年公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4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1.26%。
展望后续来看,在2024 年年度报告中,公司将“拓展机器人产业”写进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核心技术产品研制,打造机器人国产操作系统、 机器人国产控制器、机器人高能量密度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策划培育人形机器人、防爆四足机器人、低空装备、履带式底盘、轮式底盘等机器人通用平台,并积极在安全应急、矿山、工业服务等行业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山重型装备、水泥装备制造商与服务商,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国内特种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公司以“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商业模式,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定位,不断强化“国之重器”地位和“硬科技”实力。预计2025 年-2027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2.23亿元、113.43 亿元、125.00 亿元,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16 亿元、6.00 亿元、7.2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41.19x、35.40x、29.3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盈利能力下降风险。若行业竞争有所加剧或产能释放相对不及预期难以体现规模效应,则公司盈利能力存在下降风险。以此我们对于毛利率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若2025 年-2027 年毛利率较我们预测的下降1pct,则公司在新毛利率情况下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 亿元、4.93 亿元、6.05 亿元,较此前归母净利润测算有一定程度下滑。
(2)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公司所在重型机械行业下游的矿山、建材、煤炭等领域易受宏观经济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上述行业的鼓励政策进行调整,导致上述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使客户的需求总量出现收缩和调整,将会对本公司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3)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生产成本中,原辅材料占比较高。公司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电机、轴承、传感器、电子元器件等,其价格波动对公司的成本产生影响。公司产品生产需要一定周期,产品价格的调整相对原辅材料价格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将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已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原辅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但公司不排除未来无法以合适价格及时购买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导致其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的风险。
(4)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称公司因存在收入成本核算不准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未按规定披露等问题,被河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而在2024 年12 月21 日的公告《关于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整改报告》中称,以上问题均已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