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2023 年H1 实现营业收入18.29 亿元,同比降低0.31%;实现归母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下降15.97%;对应Q2 单季实现营收9.71 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归母净利1.50 亿元,同比降低6.72%,环比增长111.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降低32.39%。公司顺利完成多个产业化项目的试生产工作,新增产能如期释放,各基地公司围绕精益化制造进一步推动产品升级,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事件
8 月17 日,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2023 年H1 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降低0.31%;实现归母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降低15.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降低32.39%。
公司整体毛利率20.15%,净利率11.65%;其中,对应Q2 单季实现营收9.71 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归母净利1.50 亿元,同比降低6.72%,环比增长111.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降低25.72%,环比增长5.55%。
简评
Q2 扣非业绩环比改善,整体经营向好
2023 年H1 实现营业收入18.29 亿元,同比降低0.31%;实现归母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下降15.9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降低32.39%。公司整体毛利率20.15%,净利率11.65%;其中,对应Q2 单季实现营收9.71 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归母净利1.50 亿元,同比降低6.72%,环比增长111.7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降低32.39%。2023 年H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1.00 亿元。2023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部分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同质化竞争加剧而带来的严峻挑战,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抢抓项目建设进度。
分板块来看:23 年H1,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电工绝缘材料/环保阻燃材料分别实现营收6.59/4.69/4.00/2.06/0.52 亿。
23 年Q1,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电工绝缘材料/环保阻燃材料分别实现产量0.71/1.52/1.93/0.78/0.20 万吨, 销量0.69/1.56/1.92/0.79/0.19 万吨,平均售价分别为1.27/2.22/1.08/2.28/1.08 万元/吨。23 年Q2,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电工绝缘材料/环保阻燃材料分别实现产量1.07/1.38/2.39/1.22/ 0.27 万吨,销量1.07/1.36/2.26/1.22/0.28 万吨,均价分别为1.12/2.31/1.16/1.80/1.09 万元/吨。
分子公司来看:东方绝缘实现营收6.82 亿,同比+4.65%;净利润1.09 亿,同比-30.03%,东方绝缘的整体营收规模提升系特种功能聚酯薄膜产业化项目投产,新建产能陆续释放,但2023 年第二季度,受硅片价格断崖式下跌的影响,加之新建生产线在设备磨合期的单耗偏高等因素,净利润有所下滑;东材新材实现营收5.39 亿,净利润0.57 亿,东材新材复合材料、高频高速树脂等产品持续上量系受益于国内通讯网络建设的大规模开启和新能源驱动电机领域的需求旺盛;江苏东材实现营收8.62 亿,同比-6.98%;净利润0.56 亿,同比+14.87%,江苏东材MLCC 离型基膜、偏光片离保基膜、汽车装饰膜、哑光膜等差异化产品持续上量,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山东胜通实现营收1.83 亿,同比-21.12%;净利润-0.12 亿,同比-348.64%,受消费市场需求下滑、同质化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常规产品的下游需求低迷且价格承压,设备开工率偏低,主要经营指标同比大幅下滑,自第2 季度以来,山东胜通积极布局中高端的应用领域,整体盈利能力正在持续改善中;山东艾蒙特实现营收2.82 亿,净利润-0.25 亿,山东艾蒙特的新建产业化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和下游认证阶段,设备磨合期的单耗和制造费用较高,且其全资子公司山东东润的新建产业化项目正处于投料试车阶段,能源折旧人力成本持续上升,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新增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持续投入研发创新
2023 年上半年,公司顺利完成“年产2 万吨MLCC 及PCB 用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年产6 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特种功能聚酯薄膜项目”等多个产业化项目的试生产工作,新增产能如期释放,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全新的“动力引擎”。同时,各基地公司围绕精益化制造进一步推动产品升级,积极开展以节能降耗、提质降本为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加强对生产现场、制造工序的过程管控,为产品交付和项目达产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申请专利38 项,获得授权专利17 项。截止2023 年6 月30 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73 项、已获授权有效专利281 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177 项,实用新型专利90 项,外观设计专利14 项,为公司的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 年、2024 年和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 亿、6.6 亿和8.6 亿,EPS 分别为0.5 元、0.7 元和0.9 元,PE 分别为24.2X、16.9X、13.1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风险:当前,全球金融博弈和动荡局势加剧,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随着海外制造企业向大陆转移,国内竞争对手密集投放产能,技术水平迭代升级,同质化竞争逐年加剧。
(2)产能利用不足的风险:随着投资项目、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的产能规模迅速扩大,新增产能否达产并实现预期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市场需求波动、产品研发进度和客户端认证情况。如果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者研发、销售部门的配套能力不足,都可能导致新增产能开工不足,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能源人工成本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聚酯切片、聚丙烯切片、PTA 等大宗化工材料,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其采购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4)人才流失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操作人才相对紧缺,尤其是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其市场需求和工资薪酬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下,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且无法杜绝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5)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化工行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一直是国家安全、环保的重点管控领域。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若员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失修,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
(6)汇率波动风险:近年来,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快速加息,导致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剧。
公司在采购原材料、购置生产设备、产品销售等业务环节,均涉及进出口贸易,仍面临一定的汇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