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能源板块拖累,公司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 亿元,同比-27.66%。但新能源汽车、工业连接器、半导体持续带动高端铜合金需求,新材料板块持续高增。公司持续加码新材料研发与扩产项目落地,推动智能制造全面实现,长期增长逻辑确定性高,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新能源板块扰动,全年业绩增收不增利。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00.38 亿元,同比+32.3%;实现归母净利润3.1 亿元,同比-27.7%,主要系新能源板块因全球疫情影响导致的海运费大涨、硅料原材料涨价以及美国对双面组件征收关税导致板块净利润下降152.66%至亏损0.8 亿元所致。2021Q4 实现营收26.63 亿元,同比+36.08%,环比+10.83%;归母净利润0.48 亿元,同比-37.02%,环比-51.99%,单季业绩低于预期。
新材料板块维持高增长,产品高端化趋势持续。2021 年公司新材料板块实现收入90.73 亿元,同比+49.76%,营收占比90.4%,同比提升9.98pcts;实现毛利润/净利润11.39/3.91 亿元,同比+17.2%/+41.36%;实现毛利率12.56%,同比-2.42pcts。2021 年公司棒材、线材、带材、精密细丝实现销量8.8/2.9/3.5/2.9万吨,同比+10%/+16.3%/+27.1%/+27.5%,目标达成率分别为92.8%/103.8%/77.7%/ 96.4%,合计销量18.08 万吨,同比+16.6%,占全年销售目标的91.3%。
其中带材因电子元器件小型化趋势加速推进和汽车电子客户认证开发试验影响,影响部分产能发挥,且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受疫情影响有所耽误,2021年10 月开始进入全线试产阶段。从板带材业务的下游客户来看,我们测算2021年汽车电子/半导体领域收入增长68.6%/36.3%,产品高端化趋势延续。
新能源板块不及预期,关税豁免+技改下盈利有望企稳回升。2021 年公司新能源板块实现收入7.67 亿元,同比-46.92%;实现净利润-0.80 亿元,同比-152.66%;光伏组件销量246MW,仅占全年目标的30.7%,主要系全球疫情影响导致的海运费大涨、硅料原材料涨价以及美国对双面组件征收关税所致。
2021 年11 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宣布恢复双面太阳能组件关税豁免权,并将201关税税率从18%下调至15%。公司电池尺寸已从166 升级到可以兼容182/210,新能源板块有望企稳回升。
在建项目持续推进,量产在即有望增厚利润。公司5 万吨新材料项目正推进国际连接器龙头认证,预计2022 年6 月实现批量供货,汽车电子+工业连接器带动未来高速增长;6700 吨铝焊丝项目继续推进高铁认证与试产工作;越南31800 吨棒、线项目将于2022H1 逐步试产试销;氧化铝弥散铜项目进入试产阶段并实现小批量供货;智能终端镜头专用材料项目正全力推进国际专利申请。公司目标为2022 年生产新材料业务总量23.85 万吨,同比增长31.9%,其中合金带材6.5 万吨,同比增长85.7%,随着在建项目的投产,新材料业务有望维持高增。
风险因素: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高端铜合金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光伏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新材料板块有望受益于产业升级逻辑,景气度强,新能源板块景气有望回暖。我们看好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考虑公司在建项目受疫情影响,下调公司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30 亿元(原预测6.59 亿元),考虑汽车电子领域的加速渗透,上调公司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51亿元(原预测8.12 亿元),新增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76 亿元,对应EPS 预测为0.80/1.08/1.36 元。截至2022 年4 月19 日,公司过去三年的平均PE(TTM)为25 倍,给予公司2022 年25xPE,对应未来一年目标价20.0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