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1290 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归母净利润148 亿元,同比增长63%;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 元(含税)。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 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归母净利润36 亿元,同比增长37%。
硅片及组件销售稳健增长,2023 年硅片/组件出货目标为130/85GW(含自用)。
(1)2022 年公司单晶硅片出货量同比增长21.50%至85.06GW(其中对外销售42.52GW),单晶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21.39%至46.76GW(其中对外销售46.08GW)。在硅料价格处于高位、叠加美国市场受到WRO、反规避调查等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滞港仓储等费用压力背景下,2022 年公司硅片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9.93 个pct 至17.62%,组件及电池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3.41 个pct 至13.65%。公司2023 年出货量目标为硅片130GW(含自用),电池、组件85GW(含自用),计划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 亿元。
(2)2023Q1,公司硅片出货同比增长29.74%至23.82GW(含自用),组件出货同比增长78.48%至12.6GW。此外,硅料价格高位使得公司参股通威四川永祥及云南通威持续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2023Q1 实现投资净收益12.41 亿元。
各环节产能持续扩张,氢能新业务拓展初见成效。
(1)2022 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33/50/85GW,随着全球光伏需求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加大各环节优质产能的建设力度,预计2023 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90/110/130GW,以保障公司各产品出货量的提升和市占率的维持。
(2)公司加快氢能等新业务拓展,2022 年成功中标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石化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并首次跻身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前三,并于2023 年4 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中标全球最大绿氨示范项目—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15 套1000Nm3/h 电解水制氢系统订单。
维持“买入”评级:硅片及组件环节竞争加剧,审慎起见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7.66/206.68/228.69 亿元(下调2%/下调7%/新增),对应EPS2.48/2.73/3.02 元,当前股价对应23-25 年PE 为15/13/12倍。光伏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公司作为单晶硅片龙头出货及盈利行业领先,采取全球化战略未来组件出货亦有望保持行业第一,且BIPV 及氢能等新兴业务将打开公司未来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因素致海外光伏装机需求不急预期;硅片环节竞争格局加剧至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组件出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