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 月9 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中报:2021H1 实现营业收入104.67 亿元,同比增长39.1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7.33 亿元,同比增长78.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 亿元,同比增长87.25%。2021Q2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4.88 亿元,同比增长40.32%,环比增长10.2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06 亿元,同比增长57.89%,环比增长16.07%,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20.71 亿元,同比增长65.05%,环比增长15.09%。此外,公司拟与中国化学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参与认购其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金额不超过10 亿元。
点评:
产品价格上涨,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37.33 亿元,同比+78.46%,Q2 单季实现归母净利20.06 亿元,环比+16.07%。盈利能力方面,2021H1毛利率为51.59%,同比+11.4pct;净利率为35.67%,同比+7.85pct,业绩与盈利能力均更上一台阶。期间费用方面,2021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01%,同比-1.2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38%,同比-1.36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29%,同比-0.07pct,财务费用率为1.35%,同比+0.19pct,公司延续精细化成本管控,降本增效效果明显。我们认为,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一体化的成本优势是业绩增长的原因:(1)主营产品烯烃及焦炭价格大幅上涨;(2)去年甲醇项目、红四煤矿陆续投产,原料自给率大幅提升;(3)精细化管理,强调成本管控,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工艺,降低产品单耗。
烯烃板块以价补量,布局高端化与终端客户开发。产品价格走高:原油价格由年初的51.8 美元/桶上涨至75 美元/桶,带动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公司2021H1 聚乙烯均价为7,159.02 元/吨,同比+23.20%;聚丙烯均价为7,594.51 元/吨,同比+12.42%,后段纯苯、改质沥青、MTBE 等精细化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67%、44.58%、36.36%,驱动营收大幅上涨。检修致产销下滑:2021H1 公司实现聚乙烯产量36.69 万吨,同比+5.43%,销量36.12 万吨,同比+5.55%;聚丙烯产量27.27 万吨,同比-19.20%,销量26.67 万吨,同比-21.07%。聚丙烯装置在一季度进行的短期检修导致公司2021H1 聚烯烃销量同比-7.67%,但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保障了公司烯烃业务仍维持较高的营收增速。一体化抵御原料上涨压力:2021H1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原煤,精煤,动力煤平均采购单价同比分别上涨61.27%、32.82%、53.52%,去年甲醇项目、红四煤矿陆续投产,原料自给率大幅提升,抵御原料上涨压力。工艺优化降低产品单耗:公司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上半年公司甲醇二期煤醇比较上年下降4.71%,醇烯比低至2.868t/t,烯烃二厂通过技改将丙烷回收率提高了68.91%,全年可增产丙烷约3000吨。随着工艺技术的持续优化,公司的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产品布局高端化:对现有牌号不断进行优化,其中HD55110 产品分子量及分布等参数与国外产品相对,膜的撕裂性超进口产品。此外,公司7 月试生产3 个牌号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盈利较普通产品大幅提升。未来,公司产品结构将不断向着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加终端客户开发:公司持续拓宽优化供销渠道,优化客户结构,积极发展优质客户。
上半年公司聚烯烃直销率为8.8%,较2020 年提高5.1 个百分点;焦炭终端厂家销售占比提升至90.2%,较2020 年提高6.1 个百分点。
焦炭产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1H1,公司焦炭产品营收为39.35 亿元,同比+67.52%;占总营收的37.59%,同比+4.9%。价格大幅上涨:在环保限产和下游需求利好的驱动下,焦炭价格大幅上涨,2021H1 销售均价为1,690.46 元/吨,同比+60.10%,对公司上半年利润增厚作用明显。产销量同比增长:2021H1 焦炭产量为229.57 万吨,同比+2.87%,销量为228.57 万吨,同比+4.48%,产销率接近100%。煤炭自给率提升:随着2020 年10 月,红四煤矿投入联合试运转,公司煤炭产能由510 万吨/年增加至750 万吨/年,进一步提升了焦炭原材料自给率;工艺优化增效:马莲台煤矿资源回采率提高了6.2%;上半年园区洗煤厂吨煤磁铁矿粉单耗较上年降低0.37 千克/吨,降幅17.8%,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升盈利。
持续推进产能建设,助力公司获得长期成长空间。焦炭方面,300 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已于2020 年5 月开工,计划于2021 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焦炭总产能将达到 700 万吨/年。烯烃方面,宁东三期50 万吨/年煤制烯烃及50 万吨/年C2-C5 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包含25 万吨/年EVA 装置。甲醇及烯烃项目计划于2022 年底建成,EVA 装置于2023 年建成投产。内蒙4×100 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已按审批部门要求,在环评报告书中增加了碳减排专篇并已送审,当下已被列入鄂尔多斯市总体规划,整体稳步推进。
布局“绿氢”项目,助力碳中和。公司积极拥抱国家双碳战略,在煤化工行业内率先布局绿氢项目,加快建设一体化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项目,采用单台产能1000 标方/小时的高效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配套相应的氢气压缩与储存设备,可年产2.4 亿标方“绿氢”和1.2 亿标方“绿氧”,目前已经有10 台投入运营,计划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首创将“绿氢”“绿氧”直供化工装置,替代原料煤、燃料煤制氢和制氧,预计可减少煤炭资源消耗约38 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年、合计消减化工装置碳排放总量的5%,综合效益显著。截至8 月9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均价为50.45 元/吨,预计该项目将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为公司带来约3330 万元的收益。入股中国化学深化碳治理:为从源头治理“碳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公司拟参与中国化学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与中国化学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认购金额不超过10 亿元人民币,占公司货币资金的43.76%;以8 月9 日前20 日个交易日收盘均价为9.16 元/股计,公司可认购中国化学1.09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安全环保因素。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94 亿元、83.68 亿元、131.21 亿元,EPS 分别为0.99 元、1.14 元、1.79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