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近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最新股份回购情况:截至6 月30 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122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7%,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 亿元,回购均价16.3 元/股。
评论:
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彰显企业发展信心。截至2020 年底,公司720 万吨焦煤、400 万吨焦炭、120 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建成投产,宁东300 万吨焦炭、100 万吨烯烃(包含25 万吨EVA)和200MWp/年太阳能发电配套2 万标方/小时项目在建,内蒙400 万吨烯烃一期260 万吨已取得内蒙古发改委核准,目前正在进行环评申报等审批工作。2021 年3 月10 日,公司公告称拟使用不低于2 亿元、不超过4 亿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期限为发布公告起12个月内,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或实施股权激励。不到半年时间,公司已完成回购最高限额的50%,未来以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发展,凸显公司未来发展良好信心。
技术研发为本,积极布局绿氢项目探索碳中和解决方案。工业企业实现碳中和途径一般包括源头减碳、过程减碳和末端减碳。末端减碳环节的CCUS 工艺多处于实验论证阶段,能够实现量产的工艺一般具有高技术和高成本特点,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公司目前主要以源头和过程减碳为抓手,积极探索基于当前技术条件的可行性方案。公司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进步将烯烃装置醇烯比从2016 年的3.3 降至2020 年2.9,并利用大连化物所催化剂研发和技术迭代将DMTO 一代装置2.9 的醇烯比降至三代装置的2.66 附近。更低的醇烯比意味更少的原料消耗,也意味着更少的碳排放。过程减排方面,煤制烯烃中间环节需要补充大量的氢气,氢气通过一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同时副产二氧化碳,煤制烯烃排放的主要二氧化碳也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公司在2019 年布局200MW 光伏发电及2 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通过清洁能源发电制氢取代化石能源制氢,从源头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从经济性的角度考量,公司目前通过光伏发电制得的氢气综合成本为1.34 元/标方,高于化石能源0.6 元/标方的氢气。完全用光伏电解水制氢替代可减少原料煤和动力煤近半的消耗,对用氢气成本形成有效对冲。此外,减少的碳排放可通过外售的方式获得一定利润。我们假设煤价400 元/吨,年替换5%氢气计算,宁夏基地烯烃每年新增成本约1 亿元。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碳交易价格的提高,绿氢成本会逐渐趋近甚至低于化石能源制氢成本。公司是双碳政策下切实提出兼具可行性与经济性碳中和方案的煤化工企业。
焦炭供需紧平衡,高油价下煤制烯烃企业比较优势突出。今年上半年受行业新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和钢铁需求旺盛驱动,行业吨焦毛利约为780 元/吨处于历史最佳水平。下半年钢铁行业有压缩产量预期,有利于成材价格,焦炭需求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在钢价保持高位的情况炉料端也不会差,新增受限的背景下焦炭行业有望继续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今年上半年原油价格在OPEC+成员国严格执行限产+需求复苏牵引下WTI 主力合约上涨51.7%,下半年原油价格在供需偏紧的趋势下易涨难跌。动煤旺季将在8 月底结束,随后进入需求淡季,未来聚烯烃生成企业整体上煤制企业易获得比较优势,烯烃价格在原油支撑下,煤制烯烃行业利润有望扩大。
投资建议:按照我们测算,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 亿元、72 亿元和110 亿元,对应 EPS 依次为 0.92、0.98 和1.5 元/股,按照2022 年业绩给予20 倍PE,维持目标价至19.6 元/股并重申“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计,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