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一季度利润同比提升主要源于产品价格增长。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49.79 亿元同比增长37.94%,归属净利润17.28 亿元同比增长110.25%。
1)分业务看,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聚乙烯、聚丙烯、焦炭、纯苯、改质沥青、MTBE 累计收入分别变化36%、-8%、61%、27%、3%、8%至12.98、9.77、17.64、0.91、0.81、1.07 亿元,21Q1 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变化14%、-20%、0%、12%、-15%、-2%至18、13、103、2、3、2 万吨,销售均价(不含税)分别变化20%、15%、61%、13%、22%、10%至7080、7515、1717、4342、3065、4453 元/吨。2)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1.64 个百分点至7.66%。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化 -1.64、-0.52、0.52个百分点至2.65%、2.99%、2.02%……
紧抓重点项目落地,不断形成新增长点。2020 年6 月,焦炭气化制220 万吨/年甲醇项目全线试车成功,标志着公司募投项目全线投产。240 万吨/年红四煤矿全面建成并于 2020 年10 月正式投入联合试运转。公司煤炭产能同比提高 50%,甲醇产能同比提高130%。2020 年7 月,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4×100 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进入报批协调阶段。2020 年9 月,宁东三期 50 万吨/年煤制烯烃与50 万吨 C2-C5 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300 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1 年2 月投入试运行。
拟成立绿氢生产子公司,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公司拟以人民币10亿元在宁夏宁东设立全资子公司,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用于化工生产,实现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此前公司于2019年启动了200MW 光伏发电及2 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目前已部分建成并已投入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年产氢1.6 亿标方/年,副产氧气0.8 亿标方/年。公司计划通过20 年的时间,实现以新能源制取的“绿氢”替代原料煤制氢,以新能源制取的“绿氧”替代燃料煤制氧,使公司不受煤炭资源的制约,并能保持成本的稳定性;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环境容量不受限制,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EPS 分别为0.90、1.09、1.36 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合理估值倍数为2021 年19-21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17.10-18.90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国内整体经济增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