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2021 年度报告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54.84 亿元,同比增长36.85%,实现归母净利润56.42 亿元,同比增长56.26%,符合预期。2022Q1 营业收入57.89 亿元,同比增长+51.84%,实现归母净利润22.64 亿元,同比增长51.45%,大超我们此前预期的30%左右增速。
2021 年装机高速增长,第一大海风龙头地位确立。公司2021 年6月上市以来,装机投产速度明显加快,2021 年度新增装机合计728 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39 万千瓦,光伏装机190 万千瓦。截至2021 年底,公司在运装机容量合计2289.6 万千瓦,较2020 年末增长47%,其中海上风电高达457.52 万千瓦,规模位居我国上市公司首位。公司2021 年累计发电量330.6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2%,其中陆风发电量同比增长46.09%,海风发电量同比增长36.97%;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2.91%,归母净利润增速略高于装机及发电量增速,反映出受益上游制造环节成本下降,2021 年平价首年的陆上风电以及最后一年年补贴海上风电盈利能力扩张。
2022 年一季度业绩大超预期,为绿电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公司2022 年一季度实现发电量11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58%,其中陆风同比增长16.4%,海风同比增长205.69%,光伏同比增长44.18%。受制全国一季度风况较差,1-3 月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55 小时,降幅在10%左右,引发市场对2022 年一季度绿电公司业绩的担忧。公司此次一季报业绩大超预期,推算公司2022年底抢装海风具备极强盈利能力。
3 月底尚有499 亿在建工程,看好公司业绩增速持续性。截至2022 年3 月底,公司在建工程余额尚有499 亿元,较2021 年底减少72 亿元,但是较2021 年3月高出近200 亿元。在建工程余额反映了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并非此前市场担忧的公司只有海风抢装带来的一次性高增长。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2021 年新增项目核准/备案、新增建设指标均超过 1600 万千瓦。在国家首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公司获取685 万千瓦基地项目: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00 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实现备案当年开工;青海海西基地格尔木光伏光热项目、海南基地青豫直流二期光伏光热项目稳步推进。我们认为公司背靠三峡集团,有望充分享受龙头地位带来的项目资源获取、规模化开发、数字化运维优势,看好公司整个“十四五”期间高增长。
盈利预测:结合年报和一季报数据,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4.40、95.67 亿元(调整前分别为76.1、85.3 亿元),新增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6.7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20、18 倍和16 倍。考虑到公司业绩超预期以及当前股价已经大幅回落,由“增持”
评级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组件回落速度不及预期 电价政策发生不利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