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利润下滑主要受集采产品降价、年初疫情放开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2023Q1 公司的胰岛素产品放量良好,尤其是3 代胰岛素维持强劲增长(已占胰岛素总收入的20%以上)。新品门冬预混胰岛的上市销售,有望推动业绩增长。公司2023Q1 销售费用率略有增长,其他费用率总体控制良好。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023Q1 年分别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6.65 亿、2.50 亿、2.47 亿元,分别同比-25.03%、-69.87%、-36.48%。公司2023Q1 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受到了集采产品降价、2023 年年初疫情放开以及新年相关科室门诊量减少的影响。2023Q1 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是由于去年同期公司有减持特宝生物股权的收益导致当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三代胰岛素放量良好,占胰岛素总收入的20%以上。2023Q1 公司的毛利率为77.60%,同比-5.45pcts,主要受到了产品集采降价的影响。公司胰岛素制剂毛利率维持在80%以上,放量良好。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人胰岛素销量保持稳健增长,其胰岛素类似物销量持续强劲增长。我们预计2023Q1 二代胰岛素销量同比增长低个位数,三代胰岛素同比实现接近50%增长。受益于集采的放量,胰岛素类似物的收入占胰岛素总收入比例已达到20%以上。目前公司的三代胰岛素在持续加强医院端的覆盖,报告期内甘精胰岛素已进入近4500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而门冬胰岛素产品已进入超2300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随着高价三代胰岛素产品的不断放量,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新品门冬预混竞争格局好,增长值得期待。预混型门冬胰岛素是国内较大的胰岛素品种,根据诺和诺德2020 年公告,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其销售额约为48.13 亿丹麦克朗(约49 亿人民币)。公司的门冬预混品种30/50于2022 年11 月份获批上市,在2023 年2 月份才正式形成销售,销售时间较短,预计对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从长期看,该品种国内竞争格局清晰,公司的门冬30 为国内第二家仿制的企业,而门冬50,公司为国内首仿,具有先发优势。配合公司长年累积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该品种有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销售费用率略有增长,其他费用率总体控制良好。公司2023Q1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39%、6.24%、 -0.49%,同比+2.81、+0.81、-0.20pcts,除了销售费用率外,总体费用率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略有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营收受集采降价的影响,而为了争夺集采外市场剩余约50%的采购量、公司的销售费用需要持续维持高水平所致。公司2023Q1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6亿元,同比-55.78%,主要是受到了集采产品降价的影响。
风险因素:集采降价后相关公司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推广低于预期;公司新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公司新品申报进度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胰岛素龙头和慢病管理布局的先行者,其三代胰岛素甘精、门冬胰岛素快速放量,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后续研发管线有序推进,保障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我们维持公司2023/24/25 年EPS 预测0.55/0.66/0.79 元。痛风和减重都是国内存在较大需求的领域,以司美格鲁肽(海外获批用于降糖和减肥)为例,该品种自2021 年在国内上市,但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公司司美格鲁肽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增长超6 倍,达到21.96 亿DKK(约22 亿元)。在上述两个领域,公司布局了多款安全性良好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物,其中进展最快的已经在临床II 期,这些药物有望在中长期获批上市,贡献业绩收入,所以中长期来看公司的成长性较高。参考公司在痛风和 减重领域的布局以及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根据Wind 一致预测,可比公司长春高新13 倍PE、丽珠集团16 倍PE,均值为15 倍),给予公司 2023 年 27 倍PE,目标价调整为15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