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航高科(600862)机构评级研报股票分析报告

 
个股机构研究报告机构评级查询:    
 

中航高科(600862):全年利润总额目标完成过半 研发扩产并重保障未来发展

http://www.chaguwang.cn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9-08  查股网机构评级研报

核心观点

    公司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24.12 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同比增长15.90%,全年利润总额目标已经完成过半。航空复材主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顺义两条预浸料新产线已经达产,积极建设先进航空预浸料生产能力提升项目。民机、商用发动机、高铁等方向的研制任务持续推进,作为航空工业制造院持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将继续承担制造院的成果转化工作。研发扩产并重,公司长期发展得到充足保障。

    事件

    1. 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24.12 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同比增长15.90%,扣非归母净利润5.41 亿元,同比增长15.00%。

    简评

    上半年营收净利稳步增长,利润总额目标完成过半公司聚焦主业,营收净利稳步增长,营收目标完成近半,利润总额目标完成过半。公司坚持聚焦核心主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精益生产管理,提高产品交付合格率,积极开拓市场,生产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稳步提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2 亿元,(+4.93%),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49.23%;实现利润总额6.48 亿元(+15.87%),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55.07%;实现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15.90%),扣非归母净利润5.41 亿元(+15.00%)。分业务板块来看,航空新材料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3.73 亿元(+4.59%),达到全年目标的48.81%,利润总额6.74 亿元(+13.85%),达到全年目标的52.01%,净利润5.74 亿元(+13.44%);高端智能装备实现营收0.25 亿元,同比增长3.81%,利润总额/净利润-1198.14 万元,同比减亏1155.18 万元。

    公司毛利率显著提高,期间费用率略有上升,净利率有所提升。2023H1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68%(+4.16pcts),毛利率的显著提高或与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合格率的提高有关,销售费用率为0.59%(+0.02pcts),管理费用率为7.21%(+0.66pcts),研发费用率为2.80%(+0.94pcts),财务费用率为-0.56%(+0.05pcts)。总体来看,期间费用率为10.04%(+1.67pcts),略有上升。公司净利率为22.86%,毛利率的提升带动公司净利率同比提高2.17 个百分点。

    公司应收票据大幅减少,应付账款迅速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提高。截止2023 年6 月30 日,公司应收票据为2.49 亿元,相比年初减少59.25%,主要系本期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票据到期收回销售款同比增加 6.53 亿元,公司应付账款为15.01 亿元,相比年初增加84.99%,因此,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明显提高,2023H1 为4.08 亿元,同比增长70.83%,充足的现金流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两条预浸料新产线已经达产,先进航空预浸料生产能力提升项目持续推进航空工业复材大力推进预浸料新产线验证,提升生产能力,在北京市顺义区某园区新建的两条预浸料生产线已达到稳定生产状态,实现设计产能;蜂窝业务方面,通过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南北产线联动,推动蜂窝均衡生产;围绕原材料质量一致性控制和材料生产过程控制,推广建立标准化工艺技术文件体系和 PCD 管控,实现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全力保障预浸料等产品年度交付任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13 亿元,同比增长 3.77%;实现利润总额6.83 亿元,同比增长 13.25%;实现净利润 5.83 亿元,同比增长 12.76%。

    公司先进航空预浸料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稳步推进,进一步提升预浸料产能。为满足航空建设所需复合材料市场供应需求、补齐顺义产业园区物料储运能力短板,公司在北京顺义航空产业园区新建预浸料生产厂房一座,新建物料储存配送中心一座。项目计划总投资4.32 亿元,目前已完成厂房主体结构验收及绝大部分设备采购合同签署,先进预浸料生产厂房工程进度29%,配送中心工程进度74%,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

    民航及铁路运输行业逐渐回暖,优材百慕有望持续受益我国民航市场发展持续向好,铁路运输市场逐渐回暖。根据《中国民航 2023 年 6 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2023 年 1-6 月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28,376.9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 140.2%,数据显示民航业恢复显著。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3 年 1-6 月份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3 年 1-6 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169,333 万人次,同比增加 123.0%,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 6,810.29 亿人公里,同比增加 126.5%;同时,2023年 1-6 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 3,049 亿元,同比增长6.9%,处于历史高位,预计 2023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恢复至 8,000 亿元水平。民航市场和铁路运输市场的恢复有望带动制动产品需求的回暖。

    面对民航运输及铁路交通行业逐渐回暖,优材百慕及时制定生产计划并做好动态调整,在按时交货的基础上,保证产品质量。优材百慕是国内民航飞机刹车盘副制造企业中首家获得《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的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692.76 万元,同比增长 96.97%;实现利润总额-344.21 万元,同比减亏 218.71 万元;实现净利润-344.00 万元,同比减亏 221.24 万元。

    公司研发投入继续加大,承接航空工业制造院成果转化,保障公司长期发展2023H1 公司研发投入7898 万元,同比增长59.65%,研发费用为6748 万元,同比增长58.20%,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航空工业复材在民机、商用发动机等方向的研制任务持续推进。航空工业复材承接了 AG600 型号碳纤维预浸料试验件研制任务 14 项,并按计划完成部分交付;开展了大型宽体客机前机身上壁板热分布工艺件研制准备工作,完成了相关研制方案和工艺文件编制,截至报告期末大型宽体客机前机身上壁板热分布工艺件已开始铺叠长桁,进入研制阶段,计划本年度完成壁板研制;完成了商用发动机多台份复合材料结构件交付;其它项目均按计划推进。在完成重点型号交付和重点项目研发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民机质量和适航管理体系要求,持续完善民机质量体系和现场管理水平,积极推动自研材料验证进程,开展芳纶纸蜂窝产品统型研究,报告期内对多家供应商酚醛树脂进行实验、迭代开发;围绕板簧、复合材料显控台、夹层结构等项目着力开展研发工作,为非航产品产业化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优材百慕持续推进民航飞机刹车盘副的国产化替代和高速列车刹车组件的应用推广。在民航制动领域,某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进入适航审定及制造符合性检查阶段;某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完成设计方案确定,进入适航审定阶段;某一系列飞机炭刹车盘副替换项目已进入飞行验证试验阶段。在轨道车辆制动领域,报告期内完成了某一型号制动闸片项目的装车运用考核及取证;正在筹备两个型号制动闸片的装车验证运行工作。

    此外,公司作为航空工业制造院持股的唯一上市公司,积极推动与航空工业制造院技术实施许可项目,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道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制度框架,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持续性进展。

    京航生物不再并表有利于公司聚焦主业,拟设立中航赢创拓展PMI 泡沫领域子公司京航生物为进一步改革经营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公开引入投资者,并于本报告期内完成了增资程序。2023 年7 月 14 日,京航生物完成了上述变更事项的工商登记程序,自工商变更完成后,京航生物不再纳入中航高科合并报表。此举有也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

    公司全资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拟与誉华融投、赢创运营及赢创中国共同出资4.35 亿元在上海成立中航赢创复合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航空工业复材拟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现金形式出资17,185 万元,出资比例39.51%。该项目反垄断简易申报已获批,目前仍在就涉及的技术出口许可事宜与德国政府部门沟通。公司计划以新设中航赢创为抓手积极拓展PMI 泡沫新材料领域,有利于推动公司完善材料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航空复合材料龙头,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齐头并进,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航空复合材料龙头,为航空工业制造院持股的唯一上市公司,代表了我国航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最高水平,具有完备的配套产能,目前顺义两条预浸料新产线已经达产,积极建设先进航空预浸料生产能力提升项目,民机、商用发动机、高铁等方向的研制任务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至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 亿元、12.95 亿元、16.1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38%、26.84%、24.98%,相应2023 年至2025年EPS 分别为0.73、0.93、1.16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4、27、2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

    1、 产品降价风险:公司主要复合材料产品采用政府定价、统一管理,价格审核、定价及调价需要一定的周期。

    若出现价格调整,或产品成本上涨,若公司无法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竞争加剧风险:在竞争激烈的机床装备、轨道交通制动市场,公司如果缺乏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将不能充分获取市场订单,影响经营目标的达成;在不完全竞争的复合材料市场,随着市场壁垒的下降,其它企业不断延展复合材料产业布局,竞争将逐步加大。

    3、 国际市场开拓风险:随着多方介入造成俄乌局势恶化以及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等不确定因素相互叠加,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不稳定性突出,贸易摩擦阻碍公司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对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