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资产置换之后,申通地铁无偿拥有1 号线经营权,获得票款收入;申通地铁不拥有经营实体,在职员工22 人,与地铁相关的经营与管理全部交由“地铁运营公司”运作。
从影响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因素看,运能是主要瓶颈,而占全天客流量大部分的早晚高峰期的客流量已经极度饱和,因此在2007 年新的车辆到位之前,地铁客流量增长将放缓。1 号线北延伸段车辆的增加对公司收入增加影响很小。
为分流客流量,市政府5 月份举行了地铁价格上调的听证会,地铁价格从2005年9 月15 日开始调整,递远递减,有利于减少短途客流。
由于地铁车辆的大修理费用不进行预提,申通地铁2006 年业绩将有大幅度提升。地铁价格调整对公司业绩也有正面积极影响。预计06、07 每股收益分别为0.52、0.55 元。2006 年中期过路费的调整幅度将影响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虽然是申通集团的唯一融资窗口,但是其他地铁线路建造成本高于1 号线,而客流量低于1 号线,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资产的注入是否能提高盈利能力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是政策风险,包括过路费的调整幅度、未来资产的注入方式。
公司股改方案:10 送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公司06、07 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4.4 和13.5 倍,考虑送股因素,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1 和10 倍。公司目前股价中已经部分反映了地铁价格上调以及对价的影响,考虑到公司股改后市盈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未来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对申通地铁给予“谨慎增持”评级,投资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