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重机是国内 稀缺的航空锻铸造龙头,景气上行焕发新机,价值重估,攻防兼备,给予“买入”评级。1)在经历2020-2022年高增长之后,市场可能担心未来行业增速放缓,从而导致竞争加剧,但我们认为,未来5 年将是军机放量、国产发动机列装、民用航空大发展的关键期,航空锻造千亿市场空间广阔,行业天花板言之尚早。2)而随着锻铸件的高端化、大型化、精密化,行业或将向头部集中,中航重机业务覆盖面强而全,在模锻与环锻均有显著优势,加速产业链一体化,管理层激励到位,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3)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2/22.7/30.6亿,CAGR 为37.5%,对应PE 为22/16/12 倍,给予“买入”评级。
我国航空锻造迎来黄金发展期,催生数千亿市场。1)锻件是飞机机身与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各占两者结构重量的20%-35%、30%-45%。2)经我们深入分析与详细测算,预计2022-2031 年我国军用飞机机身、发动机的锻造市场规模将达到1593、2091 亿元,而以C919、ARJ21 为代表的民用飞机的机身、发动机锻造市场总需求将超过2500 亿。3)技术“内功”提升+降本“外需”扩大,我国航空工业外贸转包也有望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纵观PCC 国际巨头发展史,我们认为,产业链一体化并购是锻造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1)美国PCC集团于1949 年由一家铸造厂起家,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与并购,成为航空零部件行业的产业巨头。2000-2015年PCC 营收从16.7 亿美元增至100 亿美元,利润率由11.5%增至26%。
2)PCC 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90)抓住GE 航空发动机结构铸件发展机遇,先后收购英国、法国、美国多家锻铸厂;第二阶段(1991-2000)开启横向扩张,占领工业燃气轮机市场,收购锻造巨头Wyman-Gordon;第三阶段(2001 至今)推动纵向一体化,向上延伸至钛合金、镍基合金材料行业,向下延伸至飞机结构件领域。3)PCC 虽体量庞大,部分领域几乎垄断产业上游,却始终将自身定位为“二级供应商”。
复盘过去十年,中航重机是从一度亏损到轻装上阵、转型腾飞的成功典范。2019-2022 年公司营收由56.6 亿增至105.7 亿,归母净利润由2.8 亿增至12 亿,CAGR 为20.87%/63.44%。我们认为,除了近年来行业景气上行外,公司成功蜕变的关键在于:1)聚焦航空锻造核心主业:2022 年公司锻造业务营收85.8 亿元(+28%),收入占比从2017 年的65%升至80%,毛利占比从72%升至77%;2)瘦身健体,剥离低效资产:2016 年起剥离持续亏损的新能源业务,并对液压子公司引进混改;3)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2020 年6 月推出第一期股权激励,全面调动管理层积极性,2016-2022 年三项费率由19.1%降至7.7%(-11.4pct)。
展望未来十年,军民并进、模环双击、强者恒强,中航重机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成长。我们判断,公司成长新动能将源自于:1)新产能释放:2018-2021 年公司经历了2 次定增,加码36.1 亿投入西安新区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我们预计2023-2025 将是产能释放高峰期,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2)全面赋能:公司旗下安大、宏远、景航,分别是国内环锻、模锻、中小锻铸造领域龙头,2023 年1 月收购南山铝业锻造子公司,引入500MN 模锻压机,赋能大型锻造能力,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3)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降本增效有望齐头并进:向上游增资中航上大,打通原材料与返回料供应循环体系,未来使用返回料有望降本30%;向中游增资安吉精铸,推动精密铸造业务发展;向下游推进等温锻造、精密锻造产能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4)未雨绸缪,积极备货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通过提前备货、大批量采购控制材料成本。
催化剂:高端产能陆续释放;精益挖潜提升效率。
风险提示:新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经济下行的风险;收购南山铝业锻造业务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