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北汽旗下电动车生产、销售平台
2013 年,北汽新能源从北京汽车(1958.HK)剥离,成为北汽集团旗下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平台。2018 年,北汽新能源重组上市,简称北汽蓝谷。
在生产模式上,北汽蓝谷向普莱德、孚能、国轩高科、北汽大洋、欣锐科技等供应商采购电池、电控、电机等原材料,通过自主生产或与北京汽车合作生产的模式进行整车生产。自主生产模式下,北汽蓝谷利用自有产线生产新平台车型,主要为EC、LITE 等微型电动车;合作生产模式下,北汽蓝谷将动力系统出售给北京汽车,北京汽车利用传统燃油汽车产线进行生产,产成后销售给北汽蓝谷,主要为EV、EX、EU、EH 等A0 级以上电动轿车、SUV 等。
在销售模式上,北汽蓝谷自主生产和合作生产的电动车均通过北汽蓝谷销售公司对外销售。北汽新能源通过自建渠道以及与国内著名经销商开展合资合作,构建了全国性的独立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络。自建渠道上,北汽新能源通过4S 店+二级网络+城市展厅进行组合布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经销商展开合作上,与北汽集团、庞大等建立了较好销售关系。
销量领先,产品升级持续进行
为适应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北汽蓝谷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两大产品矩阵,一是基于“达尔文系统”打造的升级型新一代中高端产品,二是具有高性价比普及型的国民纯电动车产品。
2018 年,公司实现销量15.8 万辆,同比增长53%,连续六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其中,公司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产品向上效果初显,产品结构优化:A0 级以上车型销售占比达42%,同比增幅50%,其中A 级车型占比20.3%,同比增幅达113%。A 级轿车EU 系列产品全年销售32288 辆,销量同比增长176%;SUV 产品EX 系列全年销售28680 辆,销量同比增长528%。公司强化国民车产品升级,推出EC 系列升级版产品EC220、EC3,保持EC 系列继续热销,连续两年在A00 级市场保持领先。
2019 年一季度,公司生产2852 辆,同比减少88.30%,销售25069辆,同比增长20.46%。从一季度的生产销售数据可以看出,与北京汽车合作生产的产品占比明显提升,销量增长迅速,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更好的适应新一轮行业补贴政策。
投资助力未来发展,多款车型在研
公司多个重大投资项目在投,具有成为下一个比亚迪的潜质。
2017 年7 月,北汽新能源进行了B 轮融资,投资项目包括造车工厂(24 亿)、锂电池资产(20 亿)、产品研发(4.56 亿)、技术开发(27.03亿)。2018 年,重组配套募投项目计划投资46.20 亿,投资项目包括科技中心(18.71 亿)、产品研发(27.49 亿)。
投资项目完成后,北汽蓝谷将:新增10 万辆整车产能,3GWh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在研车型包括C51EB、C40DB、C35DB、N60AB 、N61AB,分别对应A 级SUV、A 级紧凑型电动轿车、A0 及电动车、A+级全新平台 SUV、A+级 CROSS;轻量化、电池系统集成与利用、一体化动力总成等技术取得进步;提供更好的研发办公环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06 元、0.13 元和0.2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2.72 倍、77.16 倍和46.64 倍。给与“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车型开发进度不达计划;市场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