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456.70 亿元,同比-4.6%;实现归母净利润-37.53 亿元,同比-709.1%。其中,2021 年Q4 单季实现营收115.63 亿元,同比-17.5%;实现归母净利润-37.71 亿元,同比-519.9%。2022Q1 实现营收117.30 亿元,同比-4.5%;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171.3%。受到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承压,Q1 经营环比Q4 亏损明显收窄。公司全面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新能源业务,产品技术不断突破,在手订单充沛,后续成长可期。考虑到国内疫情波动,原材料价格和运费仍维持高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调公司2022/23 年EPS 预测至0.41/0.68 元(原预测为0.98/1.26 元),新增2024 年EPS 预测0.94 元,根据业绩增速给予2022 年35 倍PE,目标价为14.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受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等负面因素影响,公司业绩承压。4月25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以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实现营收456.70亿元,同比-4.6%;实现归母净利润-37.53 亿元,同比-709.1%。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5.63 亿元,同比-17.5%;实现归母净利润-37.71 亿元,同比-519.9%。公司业绩显著承压,主要系因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等负面因素影响。此外,公司对汽车安全事业部相关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2 亿元,亦对公司2021 年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公司2022Q1 实现营收117.30 亿元,同比-4.5%;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171.3%。虽仍受影响,但亏损明显收窄。
1Q22 经营状况改善,业务整合与成本压力转移初见成效。4Q21 公司毛利率为6.9%,同比-1.8pcts,环比-6.0pct,主要系因上游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的大幅上涨。费用率为21.5%,同比+8.9pcts,环比+4.0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5.1%,同比+5.6pcts,主要系因公司计提了特定客户和项目质保金;管理费用率为7.1%,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为5.6%,同比+1.3pcts;财务费用率为3.7%,同比+1.9pcts。1Q22 公司毛利率为10.9%,同比-4.6pcts,环比+4.0pcts,经营状况改善,业务整合与成本压力转移初见成效。费用率为13.5%,同比+0.5pct,环比-8.0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4%,同比-0.3pct;管理费用率为6.1%,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为4.7%,同比+0.2pct;财务费用率为1.3%,同比+0.4pct。
汽车电子业务延续增长势头,全面布局智能电动。2021 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 133.6 亿元,同比+20.0%。在下游主机厂缺芯的不利影响下,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仍保持着较快发展。2021 年,公司汽车电子系统新获订单约308亿元。公司与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双方正共同推进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研发,目前已与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签署订单协议,预计2022 年四季度实现量产。智能网联方面,公司车路协同 5G-V2X技术于2021 年5 月搭载于高合HIPHIX 量产落地,国内某造车新势力新车型的订单也于2022 年初正式量产。新能源管理系统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电控模块多合一的开发,拥抱汽车轻量化、模块化趋势。此外,公司成立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与Ambarella、地平线、NXP 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布局智能驾驶。
汽车安全业务仍在整合期,在手订单充沛。2021 年,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约323.1 亿元,同比-2.5%,毛利率8.5%,同比-2.8pcts,主要系因行业缺芯导致欧洲、亚洲相关主机厂相继削减产量或停产,且公司受到原材料和运输成本涨幅较大的影响。公司积极和客户协商处理,以应对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上涨的影响。公司持续推进汽车安全业务的整合,提升产能效率,精简人员队伍, 汽车安全系统美洲区经营亏损在1Q22 逐渐扭转。2021 年,公司汽车安全系统新获订单约218 亿元,助力公司冲击国内40%市占率的目标。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深耕DMS,该产品目前已搭载于凯迪拉克量产车型,未来有望在通用等品牌其他车型中大规模应用。此外,各主要汽车市场所在国家相关安全法规对于汽车安全配置率趋严,也为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带来增长空间。
风险因素:汽车安全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新兴领域发展慢于预期;海外疫情反复;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汽车智能、安全系统龙头供应商。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全球市占领先,整合不断推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全球拓展,智能驾驶/座舱业务今年有望实现较大突破,在手订单充沛。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展开合作,全面布局智能电动。考虑到国内疫情波动,原材料价格和运费仍维持高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调公司2022/23 年EPS 预测0.41/0.68 元(原预测为0.98/1.26 元),新增2024 年EPS 预测0.94 元,根据未来三年增速有望达到35%以上,给予2022 年35 倍PE,目标价为14.5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