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4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3.23、5.62、5.12 亿元,其中Q4 营收、归母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36、1.46、1.2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26%、21.2%,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业绩较快增长。2024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3.23、5.62、5.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7%、31.72%、28.46%。其中Q4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36、1.46、1.2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97% 、26.01% 、21.21% 。公司综合毛利率5.83% ( 同比-0.25pcts ) , 费用率2.45%( 同比-0.35pcts ) , 净利率2.58%( 同比+0.13pcts),公司业绩较快增长,符合预期。
传统业务稳中有升,受益于铝线替代。公司2024 年出货35.36 万吨产品,同比+13.78%,其中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扁线在大客户端如期放量,出货约2.6 万吨,同时,公司部分产品通过各类电机间接供应机器人行业。行业方面,不仅家电和普遍工业用电机开始切换铝线,电动车驱动在降本压力和轻量化趋势下也在探索铝导线的应用。公司铝导线市占率领先,不仅受益于量的增长,铝导线单吨盈利也要高于铜导线。以子公司铜陵精讯(主要业务为铝导线)为例,24 年净利润1.18 亿元,同比+26%。
镀银特种导线等新业务开始起量。持股80.68%的子公司恒丰特导是特种导体领先企业,获得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恒丰特导2024年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31%,其中镀银导体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7 亿元,增幅76%,主要系高速镀银导体销量大幅增长,25 年该业务有望实保高速增长。此外,公司持有上海超导18.27%股份,为单一第一大股东。上海超导主业为高温超导带材,近几年海外核聚变研发/示范项目发展,导致高温超导线材紧缺,如果未来核聚变开始商业化,需求会有大幅增长,其产能与规模已经世界第一,本轮扩产后规模可能进一步遥遥领先。
结论与建议。公司传统的业内领先,竞争力清晰;新能源车用扁线快速发展,镀银等特种导线业务受益于AI 产业发展,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家电与工业需求疲软风险,铜连接等新产品放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