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薄膜电容行业的全球龙头
公司深耕薄膜电容50余年,成长为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薄膜电容厂商。
新能车全球市占率超30%,新能源(光伏和风电)全球市占率超60%。
下游高增长带动公司增长增速上台阶
2021H1,新能车+新能源的收入占比近50%,新能源车+新能源+工控的收入占比超70%,占比提升和下游快速增长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中枢上台阶。2010~2020公司净利润CAGR约8%,2020年开始加速,预计2021~2023公司净利润CAGR约35%。
1)新能源车:国内由政策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欧洲补贴强度持续,美国超预期加码。长期看,新能源车增长确定性高,2021~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CAGR将达到39%,新能源车用薄膜电容市场CAGR约为40%,到2025年市场空间超65亿元。
2)新能源:各国纷纷响应碳减排。随着LCOE持续下降,光伏、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我们预计2021~2025年风电和光伏领域中薄膜电容的市场空间CAGR约21%,到2025年市场空间约24亿元。
3)工控:5G基站、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基建”提供长效驱动力。
其中,5G基站年建设峰值有望突破150万个,数据中心、充电桩新建数量年化增速分别高达15%和44%。
竞争力强,有望成为全球薄膜电容第一
1)行业地位:全球龙头,在新能源车和新能源领域占比达30%、60%。
2)成本优势:原材料端,成本占比超60%,公司采购高性价比的基膜原材料,且基膜国产化率超65%;人工费用,成本占比在25%左右,公司人员稳定,工作熟练度高。
3)客户:公司与博世、联合汽车电子、华为、ABB等下游大客户均建立了供货关系。
4)经营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强,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在43%和28%左右,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维持在1左右。
盈利预测
公司是薄膜电容龙头,下游行业驱动力动能强劲。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收分别为28.2、37.3 和48.6 亿元,同比分别+49%、+33%和+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0.8 和14.4 亿元,同比分别+41%、+38%和+33%。对应PE 分别为50、36 和27 倍。考虑到公司进入新一轮高增长期以及在薄膜电容行业的竞争力,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