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01.43 亿元(同比+0.51%),归母净利润19.54 亿元(同比+7.15%),扣非归母净利润14.64 亿元(同比-18.41%);单Q2季度来看,实现营收118.68 亿元(同比+10.38%),归母净利润11.86 亿元(同比+46.73%),扣非归母净利润9.29 亿元(同比+23.70%)。
点评:海洋在手订单充足,新能源高速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1.43 亿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科目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14.64 亿元。具体分业务来看,海洋受海工项目进展拖累有所承压,电力、光通信维持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高速增长。
中长期来看,国内海缆招投标大年开启,公司产品出海顺利。国内海缆招投标大年开启,公司在广东、山东等地中标、执行多个项目,如中标国华半岛南U2 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惠州港口二PA、PB 等,交付惠州港口二PA 海上风电项目220kV和66kV 海缆等。同时,公司国际业绩再创新高,2023 年上半年中标墨西哥大长度中压海底光电复合缆、沙特油田增产项目230kV 高压海缆、欧洲275kV 高压交流输出海缆等。此外,公司与金风科技合资建造的1600T 深远海风电施工平台(中天31),预计Q3 完成所有证件取证具备出航施工能力;与海力风电合资建造的5000T 起重船(中天39)正处于建设阶段。截至2023 年8 月28 日,公司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86 亿元。
光伏项目逐渐推进,储能陆续中标大单,新能源维持高速增长。光伏方面,如东项目陆续推进,预计23 年将逐渐开始放量。2022 年,公司与华能江苏公司、华润电力合作推动域内项目成功落地。储能方面,2022 年,公司连续中标中广核、中石油、中节能、中电建等大型发电企业储能系统招标项目;2023 年,公司连续中标大型储能项目和通信储能项目,合计订单金额约为12.07 亿元;据国家能源网、储能头条数据统计显示,公司2022 年度储能系统采购中标量排名第二。截至2023 年8 月28 日,公司新能源在手订单约30 亿元,支撑公司未来业绩。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9.49、49.84和57.58 亿元,对应8 月31 日收盘价PE 约12.6、10.0 和8.6 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政策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