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7.47 亿元,同比减少16.00%;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 亿元,同比减少40.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0 亿元,同比减少42.93%;基本EPS为0.661 元/股,同比减少41.14%;加权平均ROE为10.88%,同比减少16.37pct。
投资收益影响显著,海外建材维持高增。公司2023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47.47 亿元/12.68 亿元,分别同比-16.00%/-40.21%。分季度看,22Q1/Q2收入分别为 24.91 亿元/22.56 亿元,同比-2.02%/-27.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2 亿元/8.66 亿元,同比-55.35%/-29.01%。公司净利润下滑主因系受投资收益影响,上半年蓝科锂业碳酸锂产量/销量分别为 1.41 万吨/1.50 万吨,同比-8%/持平,面对极具变动的碳酸锂市场价格实现营收33.34 亿元,同比-36.59%,实现净利润 19.60 亿元,同比-46.81%,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9.52亿元、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8.54 亿元;23H1 剔除蓝科锂业贡献后的归母净利为4.14 亿元,同比-20%,公司主业受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锂电行业供需矛盾等冲击,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分业务看,建材机械/海外建材/锂电材料 23H1 收入分别为 20.98 亿元/19.07 亿元/4.09 亿元,同比-28.39%/+25.00%/-29.67%,海外建材业务维持高速增长。分地区看,23H1国内/国外收入分别为18.08 亿元/29.35 亿元,分别同比-35.64%/+0.03%
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相对稳定。公司2023 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为31.76%/35.91%,分别同比+3.16pct/-9.53pct ,其中23Q2 毛利率/净利率为31.25%/50.77%,分别同比+2.25pct/+2.32pct,环比Q1 +0.96pct/+28.32pct。
23H1 期间费用率同比+0.49pct 至14.61%,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1.21pct/+1.20pct/+0.16pct/-2.07pct,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发生额下降254.99%,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汇兑收益增长所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48 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入3.52 亿元,本期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发生额下降 113.65%,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年同期销售规模较大以及上年同期收到的税费返还较多所致。
海外市场布局持续完善,三大主业推进有条不紊。(1)陶瓷机械:公司持续完善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布局,海外陶瓷机械业务接单占比超过60%。
通过精益化生产,公司23H1 陶瓷机械毛利率同比+1.99pct;同时公司也正通过“装备+配件耗材+服务”的组合实现纵向延伸,打造全球建筑陶瓷生产服务商;23M7 公司收购国内陶瓷色釉料头部企业国瓷康立泰40%股权,携手推进海外业务。(2)海外建材:公司围绕“大建材”战略进行业务拓展,逐步切入洁具、玻璃等品类,形成“陶瓷+洁具+玻璃”的业务架构,并从区域上策略性延伸至南美洲及亚洲等地区。目前公司与5 国合资建设并运营 6 个生产基地,现已建成 16 条建筑陶瓷产线及 1 条洁具产线,上半年建筑陶瓷产量共计达到 0.70 亿平米。(3)锂电材料:子公司福建科达新能源、安徽新材料目前已形成“锻后焦-石墨化-人造石墨”一体化,以及钠电硬碳负极材料研发的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科达新能源一期 1 万吨/年人造石墨产线已成功达产,综合安徽基地整体已基本具备 4 万吨/年石墨化、2 万吨/年人造石墨、1000 吨/年硅碳负极、500 吨/年钛酸锂的产能布局。参股公司蓝科锂业具备 3 万吨/年碳酸锂产能,是中国盐湖提锂的重要力量。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三大板块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海外市场具有先发优势。未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提升、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主业业绩有望稳步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4 年EPS 分别为1.29 元、1.46元,对应PE 分别为8.4x、7.4x,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新业务不及预期、海外政治风险、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