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Q1 业绩超预期,硅片业务快速放量,进口石英砂保供优势凸显,带动公司硅片量利齐升,还原炉业务受益于硅料扩产全年仍有望维持高增,传统设备基业长青,新型储能和火电灵活性改造带来空冷业务需求激增,绿电制氢系统有望快速放量。我们上调公司2023-24 年EPS 预测为1.40/1.80 元,新增2025 年EPS 预测为2.09 元,给予公司目标价21 元(基于2023 年15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2023Q1 业绩超预期,硅片业务量利齐升。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144.76 亿元(+278.0% YoY),归母净利润9.56 亿元(+208.3% YoY),毛利率16.5%,较2021 年下滑11.3pcts,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于公司硅片业务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其中22Q4 实现营收57.31 亿元(+266.8% YoY,+28.8% QoQ),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5.5% YoY,-73.6% QoQ),公司22Q4业绩下滑主要系硅片计提部分跌价损失。同时,公司披露2023 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3Q1 实现营收54.63 亿元(+215.0%YoY,-4.7% QoQ),归母净利润5.02亿元(+315.1% YoY,+298.4% QoQ),23Q1 公司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石英砂紧缺问题加剧导致硅片涨价超预期,同期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公司硅片业务实现量利齐升。截至23Q1 公司存货+合同负债为51.9 亿元(+80.2%YoY),较2022 年末增长12.2%,侧面印证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有望支撑全年业绩高增。
高纯石英保供能力凸显,大尺寸硅片快速放量。2022 年公司实现单晶硅片(棒)销售86.05 亿,折合约13.5GW,2022 年底实际产能超40GW。2023 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江苏中清、亿晶光电、大恒能源等企业签订销售长单,总金额超120亿。在手订单规模不断提升支撑公司硅片业务发展,提前锁定进口石英砂供给进一步保障单晶硅棒生产需求,23Q1 公司硅片稼动率维持高位,我们预计23Q1硅片出货3.5GW,单瓦盈利8-9分(仅拉晶),预计全年硅片出货有望超过35GW,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同时自建坩埚厂(澄利新材料)提升坩埚自供比例,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盈利能力料将明显改善。
还原炉设备大规模出货,在手订单饱满龙头地位稳固。受益于上游硅料扩产周期,公司还原炉业务2022 年实现营收29.05 亿元(+196.9% YoY),毛利率34.7%(-3.8pcts YoY),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撬块产品占比有所提升。近年来公司还原炉订单饱满,市占率维持在65%以上,截至2023Q1,公司还原炉待交付订单超20 亿,与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等业内龙头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展望未来,尽管硅料投产节奏有所放缓,但还原炉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强劲,60 对棒、72 对棒产品加速升级,我们预计2023 年公司还原炉业务收入有望接近40 亿,保持高速增长。
空冷塔受益于火电项目重启,电解槽设备有望快速放量。固本节能节水,装备基业长青,2022 年公司换热器、空冷塔、溴冷机业务分别实现6.05/11.42/9.94亿元,同增47.6%/19.7%/-16.8%。具体来看:(1)冷却系统公司围绕“节水”大方向,始终保持火电、煤化工市占率行业第一,受益于火电灵活性改造和新型储能的需求激增,公司空冷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2)公司传统优势空分行业,换热器业务实现稳步增长,凝汽器在PTA 领域获得了订单突破,成为AP公司燃烧水浴式汽化器独家供应商。(3)首套绿电制氢系统顺利交付,公司预计电解槽100 台产能将于23Q2 投产建成,下游客户包括大全、润阳等,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电解槽有望交付20 台以上。
风险因素:光伏装机增长低于预期;光伏硅片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公司产能释放进度低于预期;供应链短缺风险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3Q1 公司业绩超预期,考虑到公司硅片业务快速放量,进口石英砂保供优势凸显,带动硅片量利齐升,还原炉业务受益于硅料扩产全年仍有望维持高增,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3-24 年净利润预测为26.19/33.65 亿元(原预测为23.73/31.98 亿元),新增2025 年净利润预测39.05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1.40/1.80/2.09 元,现价对应PE 为10/8/7 倍。结合可比公司(TCL 中环,隆基绿能,东方电热)2023 年基于Wind 一致预期的平均PE 为14 倍,考虑到公司光伏业务快速放量,装备业务订单饱满,给予公司2023 年15 倍PE,维持目标价21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