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技术领先的电源业务平台,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公司作为电源行业的技术领导者,凭借品牌、质量和客户认同度,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同时公司依托电力电子和 IT技术领先平台,利用协同效应发展相关业务,着重发展综合节能业务(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和锂电相关的新能源业务,12 年这两项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3%、197%。我们认为,随着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行业发展不断提速,公司业绩也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期。
节能产业爆发在即,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业政策支持的不断加码,以及耗能企业出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自身控制成本的双重压力,宏观和微观双轮驱动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爆发在即,预计15年节能服务行业市场总容量或可超5000亿元。 公司作为综合节能定制服务商,未来高速增长可期:公司节能业务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历经7年不断自我提高,从制造商(单一设备节能改造)逐步升级到节能服务商(高能耗企业云能源管控平台);同时公司凭借良好的“人才、资金”管理优势,确保合同能源管理核心要素的顺利运转,为业绩增长保驾护航;截至13年底,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累计投资约达3亿元。未来三年,公司在手订单将依次进入业绩收获期,且每单订单的利益分享期长达5-7年,公司未来高成长的预期明确。
充电站(桩)有望拓展公司未来盈利空间:公司利用其电源管理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不仅自主研发了电动车充电站的相关产品及专利,更是与中石化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新能源车充电示范站,在全国充电站建设浪潮的到来之际,其盈利空间有望打开。
给予“增持”评级:基于1)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带动盈利步入快速增长期;2)4G时代助力公司传统业务重回上升通道;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有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10.7、13.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0.34、1.17、1.7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3、0.45、0.69元/股。对应目前股价,公司14年估值为26X,低于行业平均估值(34X),考虑到1)公司节能业务相较业内其他公司处于较高阶段应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2)公司充电站(桩)业务亦将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空间,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或被低估,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节能环保行业发展速度低于预期;2)4G时代下通信行业投资不及预期。3)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竞争环境恶化,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