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31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39 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7.99 亿元,同比增长26.6%。
简评
全年保持高速增长,未来订单饱满确定性强
近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39 亿元,同比增长12.50%;归母净利润7.99 亿元,同比增长26.6%。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系下游航空景气度不断提高,公司作为国内航电系统龙头,产品品类齐全,将在十四五期间充分受益。
资产负债表科目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 14.26亿元,较期初增加1086.9%,主要为主机预付合同款增加,意味公司未来业绩增速较高;资产端,公司存货余额 61.12 亿元,较期初增长 28.8%,创历史新高;预付款项余额3.89 亿,较期初增长8.0%,主要系购买原材料。公司合同负债显示目前在手订单饱满,存货显示公司正积极备货备产,预示未来增速较高。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净利率明显提升
经营状况来看,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5.50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10 亿元增加7.40 亿元,主要系货款回收改善。
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为29.09%,同比降低0.28pct,保持稳定,净利率为8.12%(+0.91pct),提升明显,主要系财务费用降低。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9.86%,同比降低0.92pct,主要系财务费用降低。其中,销售费用为1.03 亿元(-9.7%),费用率为1.05%(-0.03pct);管理费用9.24 亿元(+15.2%),费用率为9.39%(+0.03pct);财务费用1.00 亿元(-60.6%),费用率为1.02%(-1.88pcts),主要系可转债项目完成利息支出减少以及冲回已计提的未涉及清偿义务的利息;研发费用为8.27 亿元(+27.8%),费用率为8.41%(+1.01pcts),系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所致。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公司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净利率提升明显,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保持稳定。
增资8 家全资子公司,增强经营能力和发展后劲2021 年10 月,公司根据各子公司资产负债率及带息负债总额的情况,使用自有现金5.9 亿元对8 家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确保了子公司照明产业化项目、电作动驱动及传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高性能惯性传感器及应用系统产业化等13 个募投项目按时完成。推动子公司更好地完成“十四五”科研生产任务,抓住航空防务、民用航空、航空技术在先进制造业的应用三方面的机遇和需求,增强子公司整体的经营能力和发展后劲,有效弥补子公司流动资金不足,提高其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同时对提高公司整体业务能力和竞争力有较大裨益。
军用市场保持优势,民用市场稳步推进
军品方面,公司在航空电子多个主要领域拥有技术优势,随着国家相关重大项目的立项,作为国内航空平台多项重要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公司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窗口期,全年圆满完成了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及产品交付质量稳步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与此同时,公司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件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民品方面,公司启动了子公司民机研发体系和维修体系的建立工作,积极推进与昂际航电的合作,拟开展航材分销、民航维修、民机加改装、民航运行支持等四方面的业务。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实施,公司抓住C919项目的历史机遇,多家子公司成为C919 项目配套供应商,并在国产支线涡桨客机MA7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及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机上进行产品配套,配套产品从设备级向系统级稳步迈进。
军民市场潜力巨大,业绩稳增高度可期
公司是目前国内航电系统龙头企业,军用、民用航空市场广阔,下游航空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将长期受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公司2022 年至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6 亿元、12.29 亿元、14.4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66%、18.63%、17.66%,相应2022 年至2024 年EPS 分别为0.54、0.64、0.75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5、30、25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1、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降低;
3、疫情反复影响公司供应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