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1.5 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下降29.6%。公司年末拟派息0.37 元/股,现金分红率55.4%,较过去三年31.2%的平均水平大幅提升24.2 个百分点,当前股息率5.9%。业绩下行主因受行业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存货减值有所增加。公司2023 全年销售金额1260 亿元,同比逆势增长4.8%,好于二十强房企下降14.5%的表现,拿地聚焦核心城市,拿地强度32%。
事件
公司发布年报,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721.5 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下降29.6%。2023 年公司拟分红0.37 元/股,占当期归母净利润55.4%。
简评
受行业影响业绩有所下行,高分红比例凸显红利价值。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1.5 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下降29.6%,归母净利润不及营收增速主因:(1)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全年结算毛利率为18.1%,较2022 年下降2.05 个百分点;(2)计提存货减值15.9 亿元,同比增长110.0%;(3)销售费用23.8 亿元,同比增长26.6%。2023 年公司拟分红0.37 元/股,现金分红率55.4%,过去三年(2020-2021)公司平均年分红率为31.2%,今年出现显著提升,较之前提高了24.2 个百分点。以最新收盘价计算的股息率为5.9%,红利价值凸显。
销售逆势跑赢同业,华东大区为压舱石。2023 年全口径销售金额1260亿元,同比逆势增长4.8%,显著好于Top20 房企下降14.5%的表现。公司全年销售金额排第14 名,较2022 年提升4 名。华东大区为公司销售压舱石,2023 销售金额占比55%,华南大区、珠海大区、北方区域则分别占比25%、15%、5%。
拿地聚焦核心城市,重点补仓上海。公司全年通过招拍挂和收并购共获取23 个项目,全口径拿地金额407.4 亿元,占全口径销售金额比重32%,较2022 年提升1.7 个百分点。拿地强度处于主流房企中较高水平。新增项目主要集中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重点分布于上海、杭州、成都、广州、南京。其中上海拿地金额196 亿元,沪杭蓉合计占全年拿地金额比重超75%,为2024 年销售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积极把握融资窗口。公司全年综合融资成本为5.48%,较2022 年进一步下降0.28 个百分点,“三道红线”指标继续稳居绿档。公司积极把握融资窗口,成功落地“第三支箭”后首单定增,募集资金51.2 亿元;首单租赁住房Pre-REITs 项目及类REITs 次级份额转售等也相继落地。
下调盈利预测及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不变。我们预测2024-2026 年公司EPS 分别为0.71/0.75/0.78 元(原预测2023-2025年为1.39/1.57/1.77 元)。给予可比公司平均PE 估值14x,对应目标价9.94 元。
风险分析
公司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结转不及预期、利润率下滑、房地产行业政策放松力度不及预期三个方面。具体而言:1、结转可能不及预期。公司当前可结转资源充沛,但项目进度不一,且可能受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最终体现在报表端的收入将最终依赖于报告期内的交付状况,因此存在结转不及预期的风险;2、利润率可能下滑。
随着近年来土地成交价格抬升,但销售价格受市场下行不利影响,行业普遍存在毛利率压缩的问题,公司也受其影响,报表端的利润率可能持续承压;3、房地产行业政策放松力度可能不及预期,从而可能延迟公司的销售恢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