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于2020 年1 月9 日发布子公司分拆上市预案,全资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及相关主体经过适当的重组后,建工材料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建工材料为上海建工全资子公司,背靠国资委三大主营共同发展。公司发布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预案。建工材料2017/2018/2019Q3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56/3.00/2.58 亿元,对公司净利润贡献比分别为9.89%/10.79%/9.5%。上海市国资委通过持股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53.08%股份,从而成为建工材料实际控制人。
建工材料背靠国资委,享有高品牌美誉度,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级科研项目 4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3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0 余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4 项;主编或参编了国家标准 5 项、行业标准 6 项和上海市地方标准 40 余项。建工材料目前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和石料业务三大主营业务。预拌混凝土业务:建工材料是全国第三大、上海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目前公司混凝土年生产能力已达 2500 万立方米以上。预制构件业务:建工材料拥有预制构件生产的最高资质,是上海市最大的建筑构件、地铁管片、市政预制构件生产商建工材料,目前其预制构件的年产能在75 万立方米左右。石料业务:建工材料下属全资子公司湖州新开元生产的碎石年产量达到400 万吨,其生产的碎石抗压强度高,结合建工材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使公司具备了“骨料+混凝土”模式。
子公司建工材料方面,此次分拆上市助力集团构建建筑材料上市平台,实现资本市场直接对接为建工材料带来四重优势。建工材料作为集团下属专业从事混凝土及预制构件研发生产子公司,分拆上市后将为集团构建建筑材料独立上市平台,为建工材料带来是四重利好。1)通过本次分拆上市,建工材料融资渠道将得到拓宽,融资效率与灵活性也将有所提升,有助于增强其资本实力,可切实降低建工材料公司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2)建筑材料近年来逐步加大兼并收购拓展混凝土搅拌站布局,分拆上市强化资本实力将助力公司在建筑材料产业上的并购能力,加速产业布局。3)《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陆续颁布,持续推进对高品质、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的需求,此次分拆上市后,建工材料有望借力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拓展其在新兴及绿色环保材料业务上的发展,突出发展优势。4)本次的分拆上市可以完善建工材料的激励和治理机制,帮助公司形成独立的估值体系,建工材料将获得更为合理的估值,有助于激发建工材料的内生动力,释放内在价值。
母公司上海建工及集团方面,本次分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上海建工梳理业务架构,从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本次拆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资布局,为企业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平台基础。同时建工材料的分拆上市,有助于集团公司梳理业务架构,上海建工的主营业务包括建筑施工业务、房产开发业务、城市建设投资业务、设计咨询业务和建材工业业务等五大业务板块,本次分拆的建工材料归属于建材工业业务板块,该板块与其他业务板块间独立性较高,分拆对上海建工的持续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且分拆后建工材料依托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产业布局突出发展优势,从而提升上海建工整体盈利能力,形成双赢局面。
投资建议:鉴于子公司建工材料分拆上市形成双赢局面,且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房建、基建发展,及人口集聚效应提升房地产需求,长三角一体化将带动公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海建工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建筑企业,未来省内外订单及收入有望高速增长,根据模型测算,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提升,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0 亿元、41.78 亿元、48.10亿元, EPS 分别为0.40、0.47 元、0.54 元,对应PE 为8.68 倍、7.33 倍、6.37 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分拆方案审批风险,建工材料财务数据未完成审计及其使用风险,资本市场波动风险,宏观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政策风险,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不及预期风险,基建材料大幅波动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