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4H1 公司实现营收120.8 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8. 3 亿元,同比+70%;其中Q2 营收66.1 亿元,同比+20%,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5.2 亿元,同比+55%,环比+69%,聚合物、基化产品等板块疲软影响业绩,制冷剂整体盈利增长后续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受供给充裕、需求疲软影响,公司氟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基化产品价格沿袭2023 年的跌势并且同比跌幅较大,一定程度影响公司业绩;此外,今年是HFCs 实行配额制首年,前期存在产品库存积累,除家用空调需求明显改善外,其他下游市场需求较弱,后续随着制冷剂配额逐步消耗,以及四季度原料价格等支撑抬升预期下,氟化工产业链整体价格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中报:24H1 公司实现营收120.8 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8.3 亿元,同比+70%。
简评
24Q2 业绩5.2 亿,实现同比环比改善
24H1 公司实现营收120.8 亿元,同比+20%;实现归母净利8.3亿元,同比+70%;其中Q2 营收66.1 亿元,同比+20%,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5.2 亿元,同比+55%,环比+69%,上半年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材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的均价分别为3292/24323/39477/52176/11300/7815/1462 元/吨, 同比分别+7%/+22%/-24%/-48%/-15%/+2%/-21% , 产量分别为54.0/30.0/6.4/2.2/0.3/7.8/29.8/152.9 万吨, 同比分别+1%/+22%/+3%/+165%/-4%/+48%/+15% , 销量分别为16.8/16.1/2.1/0.3/3.9/25.5/89.7 万吨,同比分别+4%/+37% /-26%/-23%/+108%/-15%/+64%/-8%。
聚合物、基化产品等板块疲软影响业绩,制冷剂整体盈利增长后续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在三代剂HFCs 实施配额制以及2025 年二代剂HCFCs 削减预 期等影响下,24H1 制冷剂产品整体价格上涨,为盈利增长贡献增量。但同时,受供给充裕、需求疲软影响,公司氟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基化产品价格沿袭2023 年的跌势并且同比跌幅较大,一定程度影响公司业绩;此外,今年是HFCs 实行配额制首年,前期存在产品库存积累,除家用空调需求明显改善外,其他下游市场需求较弱,尤其是出口市场较为疲软,导致供给总量(配额+库存)较为充裕、部分产品市场竞争仍较为激烈,价格从原非理性下跌向上回归缓慢,品种差异较大,后续随着制冷剂配额逐步消耗,以及四季度原料价格等支撑抬升预期下,氟化工产业链整体价格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 年、2025 年、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 亿、37.8 亿和46.2 亿,EPS 分别为0.9 元、1.4 元和1.7 元,PE 分别为17X、12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生产特点,不排除因生产过程管理控制不当或其他不确定因素发生导致安全事故,给公司财产、员工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不利影响;(2)因环保标准提高而带来的风险:相关环保门槛和标准的提高,以及政府环保管理力度的加大,不排除公司因加大环保投入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也不排除未来公司的个别生产装置因难以达到新的环保标准或环保成本投入过高而面临淘汰的风险;
(3)市场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产销水平、产品价格的敏感系数较高,不排除未来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行业产能不断释放,开工率水平下降,导致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矛盾加剧,产品价格低迷,给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4)重要原材料、能源价格上行和碳排放控制的风险: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预期下,不排除国家进一步出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政策,能源“双控”政策更趋严厉,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5)产业政策风险:在能源“双控”、双碳新目标约束下,如果国家对基础化工产品出台更加严格的限制政策,将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