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H1 公司实现营收17.63 亿元,同比-1.18%;实现归母净利润0.36 亿元,同比-25.81%;实现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转亏。分季度看,公司2023 年Q2 实现营收9.61 亿元,同比+7.48%,环比+19.78%;实现归母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60.23%,环比-15.08%;实现扣非净利润0.12 亿元,同比-73.11%,环比扭亏为盈。
需求承压拖累H1业绩,Q2 营收环比改善:公司23H1 业绩下滑主因受消费电子需求承压造成MIM 收入下滑,拖累整体业绩。Q2 公司整体营收环比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系MIM 业务受益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复苏,收入环比增长71.06%所致。分产品看,2023 年H1 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金属注射成型MIM 收入分别为8.76/4.88/3.82 亿元, 同比-1.77%/+67.23%/-34.01%。2023 年H1 公司毛利率为18.74%, 同比-2.30pcts;净利率为1.33%,同比-1.65pcts。费用方面,2023 年H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3%/5.96%/7.33%/2.80%, 同比变动+0.00/+0.02/-0.02/+0.29pct,财务费用小幅增长主因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着力发展SMC业务,全方位布局蓄力长期成长:公司在稳步做好P&S、MIM板块发展的同时,着重发展SMC 板块。2023 年H1 公司紧抓光储等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SMC 板块发展步入“快车道”。1)客户端,目前公司是特斯拉软磁复合材料的供应商,公司SMC 业务与特斯拉深入合作。软磁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充电器、升压电感等有大量应用机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向快充、高压趋势发展,软磁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2)技术储备方面,公司联营企业宁波东睦广泰合计收购了深圳小象电动公司12.00%股权,深圳小象电动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聚能磁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将有利于了解软磁复合材料SMC 技术在软磁电机的具体应用情况,从而拓展该技术在软磁电机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3)产能方面,公司山西临猗“年产6 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加速推进中,此外,宁波总部的SMC 生产线的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部分高端SMC 产品已小批量供货。
P&S 推进技术融合,MIM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1)P&S 板块:家电领域空调压缩机和冰箱压缩机为粉末压制成形P&S 零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公司积极为客户开发新产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开发力度,同时加大P&S、SMC 技术融合,以P&S 的压制技术和各工艺技术协同到SMC,拓展新的应用场景;2023 年H1,公司联营企业将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提高至12%,进一步提升对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响能力,以加强对电机及非车用粉末冶金应用的技术研究,探索粉末冶金在电机、电控等方向的技术应用。公司凭借多年深耕P&S 技术平台的资源和经验积累,P&S 板块在国内外均具备较强竞争力优势。2)MIM 板块:公司液态金属主要和国内相关客户进行配套,在消费电子领域重点为折叠屏手机提供MIM 零件+转轴组件的定制化开发、生产服务;同时继续推进新品开发尤其是如医疗器械、汽车等长周期业务,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减弱消费电子行业波动带来的冲击。公司在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行业客户资源,并形成了成熟的适应汽车行业特点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有望牵引公司MIM技术板块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形成增量业务。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增值服务,主营产品为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零件、金属注射成形零件、软磁复合材料等。公司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 和金属注射成形MIM 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充分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覆盖下游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高端制造应用领域。
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粉末冶金龙头,目前积极着重发展SMC 业务,考虑到下游新能源及汽车电子未来高景气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预估公司2023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85 亿元、2.72 亿元、3.56 亿元,EPS 分别为0.30元、0.44 元、0.58 元,对应PE 分别为39X、26X、20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