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紧抓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发展机遇,将软磁粉芯业务定为最优级发展方向,有望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此外,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粉末冶金压制成型(P&S)、金属注射成型(MIM)、软磁材料(SMC)三大业务的企业,未来三大平台将发挥协同优势,实现“1+1+1>3”。
软磁粉芯迎发展机遇,业绩步入高速增长期。金属软磁粉芯为当今综合性能最佳的软磁材料之一,终端应用场景有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充电桩、变频空调、ups 等,未来三年需求复合增速约为42%。公司为软磁粉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全球市占率约为17%,光伏&储能、新能源车&充电桩领域市占率约为23%。公司于2022 年3 月和7 月先后将东睦科达和德清鑫晨并入体内,实现了SMC 原材料自主可控。2022 年SMC 板块净利率逐季提升,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前瞻布局多个新兴行业,规划软磁粉芯10 万吨总产能。对于下游未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包括快充及移动充电桩、自动驾驶、机器人、高效电机等,公司产品在部分产业已开始量产。公司现有金属软磁粉芯产能 3.6 万吨,并正积极推进山西第二生产基地“年产6 万吨软磁材料项目”,目前已开始投产,预计未来总产能达10 万吨。此次6 万吨的扩产不仅能为公司巩固在软磁材料行业中的头部地位,还能有助于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毛利率。
MIM 盈利改善拐点已现,传统主业P&S 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于2019 年至2020 年分别收购东莞华晶和上海富驰以切入MIM 板块,形成三大基地布局,扩大对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覆盖,现已位于MIM 第一梯队。上海富驰收支情况持续改善,2022 年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下半年消费电子有望触底回暖,公司作为首家供应华为折叠屏铰链零部件的厂商,客户优势或使其引领行业实现中长期收入增长。P&S 处于国内龙头地位,22 年主因疫情影响营收略有下降,今年下半年有望顺应经济复苏实现盈利修复。
三大平台发挥协同优势,实现“1+1+1>3”。公司三大主业同属广义粉末冶金范畴,本质上同源,较易实现相互融合,产生协同效应。公司P&S 与MIM技术形成工艺互补关系,可以扩大市场获取的外延,产生倍增器效应,实现在多应用领域零部件的自由设计;公司SMC 板块特殊形状磁粉芯融合P&S和MIM 技术,以MIM 技术均匀控制磁粉分布,以多年的P&S 粉末压制技术经验保障成品质量;公司还将SMC 技术和P&S 的工程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相结合,实现SMC 技术升级。
投资建议。公司为软磁粉芯龙头企业,下游新能源高景气度延续,SMC 将步入高速增长期,MIM 盈利改善拐点已现,P&S 业绩稳定增长。预计 2023-2025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22/4.21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2.4/15.4/11.8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消费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建项目投产扩产不及预期、二级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