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2022H1 公司总营收为3159.9 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为69.1 亿元,同比-4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1.1 亿元,同比-48.5%。其中2022Q2 实现总营收1335.2 亿元,同比-24.6%,环比-26.8%;归母净利润13.9 亿元,同比-78.4%,环比-74.7%;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79.5%,环比-76.7%。
分析判断:
疫情致盈利承压 毛利率环比改善
受疫情及缺芯影响,公司盈利不达预期。公司2022Q2 总营收为1335.2 亿元,同比-2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5 亿元,同比-79.5%。主要因整车受疫情及缺芯影响,2022Q2 公司总销量为101.4 万辆,同比-12.2%、环比-16.9%。其中,3 月底在沪整车企业受疫情影响停产,公司4 月产量和批发销量分别为15.8 万辆、16.7 万辆,同比分别-62.0%、-60.3%。4 月18日,公司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5 月、6 月整车销量环比分别+118.3%、+33.0%。
政策刺激叠加生产的恢复,我们判断公司销量有望重拾增长。
毛利率环比提升,合资投资收益下滑。公司2022Q2 单季度毛利率为9.6%,同比-2.3pct,环比+0.2pct。主要因上通五菱产销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叠加自主需求稳健。2022Q2 上汽乘用车批发17.2 万辆,同比+11.4%,环比-10.3%;合资因疫情销量损失较多,2022Q2 上汽大众批发24.3 万辆, 同比-14.1%,环比-26.5%;上汽通用批发23.2 万辆,同比-5.6%,环比-15.4%。投资收益下滑明显,2022Q2 公司来自于联营及合营投资收益为0.2 亿元。燃油车市场逐步被新能源取代,公司合资品牌处于转型的阵痛期。目前公司产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合资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发力国际市场 海外表现亮眼
自主发力国际市场。公司2022H1 实现整车销售 223.4 万辆,其中,公司出口及海外销量达到38.1 万辆,同比+47.7%,继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MG 品牌在全球累计销售突破 100 万辆,并在众多区域晋升当地主流品牌。MG MULAN 正式发运欧洲,预计将推动欧洲成为上汽今年首个“10 万辆级”海外市场。
新能源全面发力 合资新品加速
新能源表现亮眼,自主加快电动化布局。公司7 月新能源车销量为10.6 万辆,同比+118.1%。新能源新品密集推出:第三代荣威超混eRX5、iMAX8 EV 分别启动盲订和预售;MG 全球电动车MULAN、上汽大通新能源跨界车MIFA 系列集中亮相;智己L7、上汽奥迪Q5 e-tron 正式开启交付,飞凡R7、凯迪拉克LYRIQ 锐歌蓄势待发,加快开拓高端电动车市场。自主及合资加速导入新能源产品,彰显公司全面转型的决心。
智己携手飞凡,品牌向上步伐加速。智己首款产品L7,售价区间为36.88-40.88 万元,于6 月18 日正式开启全国交付,第二款产品LS7 的项目开发工作有序推进,有望加速抢占高端纯电市场。飞凡初步完成独立运营的基础建设,旗舰车型R7预试制车下线,搭载高阶智驾方案及多维感官交互座舱,智能化大幅升级,并已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品牌向上步伐加速。
投资建议
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自主成长愈发清晰。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由于Q2 受疫情影响, 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将2022-2024 年营收分别由8,619/9,933/11,144 亿元调整为7,973/9,050/10,097 亿元,归母净利润由269/309/347 亿元调整为177/233/302 亿元。对应EPS 由2.30/2.65/2.97 元调整为1.51/2.00/2.58 元, 对应2022 年8 月25 日16.18 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11/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