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6.03 亿元(+13.86%),归母净利润12.27 亿元(+19.00%),扣非归母净利润12.09 亿元(+19.5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产品销量增加所致。分季度看,单Q4 实现营业收入39.20 亿元(+3.90%),归母净利润3.07 亿元(-2.86%),扣非归母净利润3.00 亿元(-2.35%)。
点评:
贯彻落实大品种战略,收入前五名品种稳定增长。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前五名的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合计实现收入41.16 亿元(+15.41%),占当期医药工业收入比为46.4%。按照功能性划分来看,心脑血管类产品实现收入36.29 亿元(+20.80%);补益类产品实现收入14.56 亿元(-2.6%);清热类产品实现收入5.24 亿元(+0.48%);妇科类产品实现收入3.80 亿元(+23.83%)。
聚焦高质量科研,推进创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在科研方面,公司一方面关注空白领域及市场应用前景,筛选新品种进行先期研究以及推进新药的临床研究;另一方面聚焦于同仁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巴戟天寡糖胶囊及五子衍宗丸等品种二次开发研究工作。2021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76 亿元,同比增长27.39%。
推动运营质量的提升,医药商业稳步发展。2021 年,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2.41 亿元(+12.64%)。公司的部分产品通过下属子公司同仁堂商业的零售药店实现销售,截至2021 年底,同仁堂商业在全国主要地区共设立同仁堂药店920 家(2021 年新设门店为42 家),其中有560 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占比60.87%),有699 家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占比75.98%)。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3 亿元、16.53 亿元、18.6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15.3%、13.1%,对应EPS分别为1.04 元、1.21 元、1.36 元。公司是历史悠久的中药资源品企业,品牌价值构筑高壁垒,国企三年改革浪潮叠加高管换帅后,公司有望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45-55X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47.02-57.47 元,继续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营销改革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质量风险;核心品种提价后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