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聚焦显示领域的先进制造企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黑电企业,与市场传统认知存在较大预期差:1)公司传统彩电业务发力新显示技术与大屏显示方案,结构升级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有望走出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同时公司依托硬件用户基础,积极拓展云服务业务,改变传统硬件盈利模式,实现流量变现;2)横纵布局激光显示、商用显示、显示芯片等新显示业务,新业务增长空间大,增速快,盈利能力强,随着业务占比提升,有望持续带动公司利润改善,且能够帮助企业加强一体化产业链竞争力,构筑大显示时代核心壁垒。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19.0/21.7 亿元,给予公司2022 年13xPE,对应目标价16.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概况:大显示时代的领军企业。公司从硬件到软件全产业链布局,现已形成相互协同又独立发展的智慧显示终端和新显示业务产业结构,通过纵深延展业务半径,有望在大显示时代实现产品结构与市场份额突围。从收入端来看,2016-2021 年期间增长稳健,对应CAGR 达8.0%,其中新显示业务增长较快,占比逐年提升,由2019 年的8%提升至2021 年的11%。归母净利方面,前期受传统彩电行业需求疲软、价格战冲击以及东芝并表亏损等影响,2017/2018年分别同比-45%/-59%,但自2019 年起,公司调整战略方向,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发力新显示业务,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18-2021 年利润CAGR 达到42.6%。
预计随着面板价格下行传导和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可期。
结构升级提升彩电价值量,发力云服务改变盈利模式。近年来全球彩电市场量方面趋于饱和,电视出货量2016-2021 年CAGR 为-2.2%(Omdia 口径)。与此同时,随着人们视觉享受需求的提升,彩电大屏化、高清化趋势明显,叠加新显示技术渗透,彩电价值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作为国内彩电龙头,产品矩阵丰富,海信、东芝以及VIDDA 三大品牌定位清晰,渠道兼具广度与深度,营销打法多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此外,公司海外创牌斩获不菲战果,通过本地化生产、研发布局,具备较强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由2016年34%提升至2021 年50%。此外,公司2016 年成立聚好看进军云服务,依托自身硬件用户基础,近年来聚好看全球用户数快速增长,2016-2020 年CAGR高达32.1%,帮助企业实现对自身流量的变现,显著增厚公司利润。
深耕三色激光投影,引领行业发展。激光显示性能优,市场空间大。其中,激光电视在大尺寸显示具备较强性价比,契合年轻消费群体影音娱乐需求,2021年激光电视销量/销额达28 万台/47 亿元,预计未来受益于持续降本,有望成为超大观影主流方案。我们预计2021-2026 年激光电视中国销量CAGR将达35%,中长期稳态销量396 万台,仍有超10 倍空间。公司作为最早一批布局激光显示的企业,专利储备丰富,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其激光电视产品价位段覆盖全面,入门款价格不断下探,有利于加速消费者教育。公司实现光学引擎自研自产,截至2020 年底公司拥有光学引擎产能30 万台/年,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名,产业链成本优势凸显。此外,公司在国内市场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建设体验店的方式吸引流量,加强消费者教育;海外市场,公司推进与当地知名线下线上零售商如bestbuy、亚马逊等合作,促进全球拓展。
显示产业横纵延展,打开全新成长空间。大显示时代下商显千亿市场空间广阔,其中2021 年商业、教育及政府三大应用市场占大陆商显市场近70%。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及预测,2021 年大陆商显规模达到802 亿元,对应2021-2025 年CAGR 将达14%。在此背景下,公司基于家用场景多年积累的优势横向拓展“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能显示”三大商用场景,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快速起量,2021 年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能显示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312%/32%。
另外公司纵向发展显示芯片,现已形成四大产品线,并拥有众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有望加强一体化产业链竞争力,构筑大显示时代核心壁垒。
风险因素:面板价格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新显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激光显示技术降本节奏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大显示时代领军企业,从硬件到软件全产业链布局,现已形成相互协同又独立发展的智慧显示终端和新显示业务产业结构:1)传统彩电业务产品渠道行业领先,全球创牌战果不菲,根据其公告未来公司将发力大屏显示及新显示技术,结构升级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依托硬件用户基础,积极拓展云服务业务,改变传统硬件盈利模式,实现流量变现;2)此外,公司横纵布局激光显示、商用显示以及显示芯片等新显示业务,新业务增长空间大,增速快,盈利能力强,随着占比提升,有望持续带动公司利润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19.0/21.7 亿元,同比+44%/+16%/+14%。结合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业绩增速,出于审慎原则,给予公司2022 年13xPE,对应目标价16.4 元,当前估值具备较强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