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尽管公司拿地并不像一些地方国企一样积极,而是保持了定力,匹配了公司整体现金流状况,但公司2021 年下半年以来的拓展仍然有效调整了区域布局结构,降低了风险。信用风波之下,公司更凭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销售去化,保证自身处于进退自如的状态。我们相信,公司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扩大结算,对冲结算盈利能力下降,业绩保持稳定。2022H1 公司实现并表营业收入1108 亿元,同比增长23%,当期全口径结转面积1012 万平米,同比增长6%,全口径结转收入1536 亿元,同比增长24%,和并表营收增速相当。公司以稳健的结算规模上升对冲了盈利能力下降,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1%。
力促销售,公司保证了回款和资产负债表安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签约2102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销售资金回笼1995 亿元,回笼率从去年同期的90%上升到95%。公司充分受益于不断下调的按揭贷款利率,也得益于公司稳健交付的口碑,销售跑赢行业,且回款不断加快。
高信用者谨慎,拿地有定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增计容面积412 万平米,拓展金额607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75%和37%。即使背靠通畅的融资渠道,公司生产经营也保持高度谨慎,不轻言抄底,或匹配行业2022 年下半年地价可能继续下降的情境。公司新增储备均价高达14733 元/平方米,较之去年同期5833 元/平方米大幅上升,这并不是因为土地市场火热,而是公司拿地收敛聚焦一线和二线核心区,进一步压缩三四线资源占比,提升安全边际。
压缩新开工优化现金流,庞大在建面积仍保证货值充裕。公司报告期全口径新开工面积1122 万平米,较之2021 年同期下降60%。公司调降新开工的主动之举,是为了适应三四线去化困难的事实,优化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即便如此,公司半年度经营性现金仍然出现了225 亿元的净流出,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不过我们无需担心公司可售资源断档,到期末公司仍有13302 万平在建面积,足以贡献丰富的可售资源。且当前相对热销的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公司多有补充储备。
杠杆安全,期待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能力反弹。公司期末净负债率64%,报告期内债券发行平均融资成本3.09%。公司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4.32%。我们相信,市场化的运作,规模化的布局,尤其是通畅的融资能力,将助力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虽然公司当期结算盈利能力下降,但预计随着高价土地的消耗,盈利能力有望见底反弹。
风险因素:房地产销售下行的风险;公司部分三四线城市储备去化困难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尽管公司拿地并不像一些地方国企一样积极,而是保持了定力,匹配了公司整体现金流状况,但公司2021 年下半年以来的拓展仍然有效调整了区域布局结构,降低了风险。信用风波之下,公司更凭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销售去化,保证自身处于进退自如的状态。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2024 年2.29/2.63/3.09 元的EPS 预测,参考万科、招商蛇口等高信用企业2022 年7-11 倍PE 的估值水平,以及公司当前所处的历史估值位置(公司当前PE 水平处于过去十年的35%分位,PB 估值水平处于过去十年的20%分位),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10 倍PE 的估值,维持23 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