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龙头银行,地产和零售业务压力最大时刻或已过去,地产政策密集落地缓释风险,2023 年招商银行风险有望基本出清;消费需求逐步恢复,有望对业绩持续形成正贡献。财富管理、对公综合金融服务的业务优势领先同业,且长期看,存款优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助力公司形成“低成本-低风险-高ROE-内生补充资本”的良性循环。当前估值仅为0.91 倍2023PB,处于最近3 年最低区间,具备向上修复空间。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存款优势明显。最近几年,利率中枢下行,尤其是2022 年LPR 连续调降,银行对优质高息资产的获取愈发艰难。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资产端的差异化定价优势或缩小,负债端、尤其是存款,在量和价格上的支撑更加重要,成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招商银行存款吸收优势明显:1)规模:近3 年存款复合增速接近16%,国有大行+股份行中最高,占总负债比例也提升11pc 至82.6%(2022年增速高达19%,部分来自理财资金赎回,但综合考虑存款+理财后的余额增速也接近12%,同业领先)。结构上,活期存款近3 年复合增速18.3%(定期12.1%),其中,对公活期存款表现更加优异,最近3 年复合增速17.8%,而部分同业在2022年对公活期存款净减少。若从日均余额口径来看,对公活期增速17.9%,较个人活期存款增速高出2.6pc。在存款规模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增速仍保持同业领先。2)价格:存款成本率仅为1.52%,2022 年存款定期化趋势下,成本略有上升,但仍为上市银行最低。其中,个人存款成本率仅为1.22%,同业最低,公司在零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财富管理服务沉淀大量活期存款。此外,对公存款成本率也仅为1.70%,略高于部分国有大行,2022 年提升11bps,但低于大行整体升幅(约13bps),借助金融科技持续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维持较高的客户粘性。
招商银行在存款规模稳定高增长的同时,保持着低于同业的成本,报表特征体现出“低成本-低风险-高ROE-内生补充资本”的特征。具体来看,1)虽然近期零售、地产风险有一定暴露,但0.96%的不良率、1.29%的逾期率、超过450%的拨备覆盖率仍处于同业最优水平;2)过去几年ROE 水平基本稳定在15-17%的水平(2022 年为17.1%),其中ROA 基本保持同业最高(2022 年为1.42%)。3)自从2012 年以来分红比例基本都在30%以上,且在几乎没有股权再融资的情况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提升至13.7%的较高水平。
两大改善1:消费类贷款稳步恢复,有望对业绩形成持续正贡献。招商银行客群优异,粘性较强,即使在2022 年大环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全年消费类贷款(含信用卡)新增900 亿元,占全行净新增投放的比重为18.7%,其增量占全市场的比例从2021 年末的8%左右提升至13.8%(部分同业规模净减少)。信用卡交易额4.8 万亿,规模稳定行业最高的同时,仍实现了1.5%左右的增长(部分同业负增长)。2023年餐饮旅游等消费场景持续恢复,3 月居民短贷(新增6094 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社零增速(同比+10.6%)均超市场预期,未来若电子产品、汽车、房子等成交有改善,有望进一步支撑零售贷款需求回暖,对招商银行业绩形成持续正贡献。
1)消费类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若规模持续增长,将有助于息差改善。2)利好手续费表现。招商银行银行卡(主要是信用卡)收入占整体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比例基本上在20.7%左右,其在跨境、海外交易的市场份额高达25%以上,位居中资银行的第一位,随着境内外消费好转,将对信用卡手续费形成较强支撑。3)资产质量也有望改善。2022 年末,消费贷和信用卡不良率为1.08%和1.77%,虽然略有波动,但仍低于2020 年峰值水平。除了外部环境持续改善之外,近年来,公司对信用卡等业务的客群和业务结构、风控模型等进行优化,预计风险可控。管理层在2022 年度业绩会上也表示,预计2023 年信用卡不良生成率有回落空间,零售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两大改善2:地产压力最大时刻或已过去。1、风险有望出清:行业层面,金融16条”、“三支箭”支持政策频繁落地,缓解行业压力。公司自身层面,持续压降地产敞口且加强不良暴露,预计2023 年招商银行风险有望基本出清。2022 年,整体涉房业务规模约2.14 万亿元(含按揭),占总资产约21%,较2020 年下降6pc。其中,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涉房全口径业务余额(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4633 亿元,较2020 年压降310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也下降1.34pc 至4.6%。表外不承担信用风险业务余额(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主动管理的代销信托、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3004 亿元,较2020 年压降近20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pc 至3%以下。过去2 年,对公房地产不良暴露接近180 亿元(2022 年不良生成+2021 年不良余额净增加额),占对公房地产贷款比例5.4%,考虑加回2021 年核销额后、力度更大。此外,考虑到公司对地产风险计提相对充分,风险出清后利润释放有空间。粗略测算,2022 年对公地产贷款拨备池大约为334 亿元,占全行贷款拨备池(2615 亿元)的13%,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24%。2)业务发展层面:随着经济边际回暖,居民收入预期修复,提前还贷趋势有望减弱;且近期地产成交回暖(一季度商品房累计销售额同比“转正”,增长4.1%,尤其是一二线热点城市表现更加突出),考虑到公司较好的区位布局(一二线城市按揭贷款占比87%)和优秀的获客能力,预计将对按揭贷款形成较好的支撑。此外,公司在信用卡,小微等其他类资产也有一定成长性,预计将带动零售业务整体较好地发展(近3年小微贷款复合增速为16%,高于贷款整体5.4pc;2019-2021 年,信用卡贷款复合增速为13.5%,即使2022 年消费大环境相对较弱,公司在信用卡业务表现上仍优于同业)。
两大业务优势1:财富管理不断进阶,“弱市”下仍有韧性,市场回暖有弹性。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比如行业内率先从客户视角出发,早在2007 年就实行以AUM 替代存款考核,引导全行零售业务从存贷款经营思维向财富管理思维转变;2020 年搭建业内首个全品类投资平台等等。即使2022 年资本市场波动,全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4%以上,但业务基本盘仍在不断夯实,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2 年末,零售客户总数1.84 亿(较年初+6.4%),且年轻客群、重点区域客户占比不断提升;App 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4313 万,较年初增长超过14%。AUM 达到12.1 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20%(同业最高),AUM 每年增速均在10%以上(过去3 年复合增速为17.4%)。收入上看,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收入占手续费收入、总营收比重基本在30%和9%左右,领先同业。且招商银行非存款AUM 占比(直接创造财富管理收入的部分)在74%左右,相对较高。多元化的AUM 结构支撑其收入表现相对稳健,比如2022 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1%,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代销基金和信托收入的下降。预计2023 年,财富管理业务随市场回暖具备一定的弹性。
两大业务优势2:批发金融业务同样出色。全面推行分层的客户服务体系,重点经营战略客户,并首创FPA(客户融资总量,类似于零售AUM),2021 年以来全面推进“投商私科研”一体化综合服务。虽然对公贷款收益率较低(3.85%,与国有大行相当),但风险较低(2022 年末对公不良率为1.26%,低于同业平均0.21cpc 左右,较2016 年下降1.66pc)。此外,招商银行通过专业、体系化的服务获取对公业务的综合回报,2022 年末,FPA 规模接近5.12 万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速超过11.5%,远高于对公贷款的增速(不到8%),为公司带来存款沉淀(对公存款占全行存款的59%,其中40%来自战略客户,24%来自于机构客户,满足对公贷款投放的同时进一步反哺零售投放,创造更多收益)、中收等方面的综合贡献。2022 年批发金融部门(对公+同业)ROA 为1.24%,同业领先。
业绩展望:由于净息差重定价压力,2023Q1 营收增速或继续下降至1.7%,随后或将企稳回升,预计2023 年全年营收增速为4.2%,利润增速为15.4%。除息差因素外,2023 年零售贷款需求回暖、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发展也均有望对收入形成支撑。
考虑到公司较强的市场化经营能力,其净息差表现或仍将优于同业。此外,规模增速预计保持稳定,非息收入在市场环境、基数等情况下,预计渐进式修复、下半年或将稳步回升至正增长。
投资建议:2023 年消费需求稳步恢复,招商银行地产风险有望基本出清,均将对业绩形成正贡献。业务方面财富管理等零售业务、以及对公等均形成较强的优势,且中长期来看,存款吸收优势,已经助力公司形成“低成本-低风险-高ROE-内生补充资本”良性循环,ROE 稳定在15%-17%,基本面仍保持同业领先。当前估值仅为0.91倍2023PB,2019-2021 年估值中枢基本接近1.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较弱影响零售业务发展;房地产行业恢复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宽松等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