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7 亿元,同比减少16.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54 亿元,同比减少17.93%。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22 年蓄能不足叠加23H 澜沧江流域来水偏枯,拉低公司当期业绩。伴随23 年汛期的到来,公司所处流域降水有望逐步改善,叠加去年汛期偏枯,发电量基数较低,我们认为公司23Q3 业绩有望回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70.95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5.44%,主要系来水偏枯导致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目前,公司持续发力澜沧江流域“双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在公司良好融资成本与稳定水电现金流的支持,我们认为公司风光资源开发有望稳步推进。伴随着公司新能源板块的不断成长,我们预计公司盈利空间有望持续拓宽。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7 亿元,同比减少16.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54 亿元,同比减少17.93%;扣非归母净利润31.73 亿元,同比减少19.1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8%,较去年同期减少1.53 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0.18 元/股,同比减少14.29%。
简评
来水偏枯拖累业绩,折旧财务同比优化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7 亿元,同比减少16.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54 亿元,同比减少17.93%。2023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22 年蓄能不足叠加23H澜沧江流域来水偏枯,导致公司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拉低公司当期业绩。伴随汛期的到来,公司所处流域降水有望边际改善,叠加去年汛期偏枯导致发电量基数较低,我们认为公司23Q3 业绩有望同比回升。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2023H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8%、1.67%、0.66%和13.25%;同比变化+0.05、+0.16、-0.15 和-0.67 个百分点。其中,公司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系带息负债融资成本率同比下降,截至2023 年6 月底,公司综合融资利率降至3.24%。此 外,由于部分电站机组折旧到期,公司折旧费用同比减少 7.43%。伴随着公司存量电站机组折旧计提的完成,我们预计公司折旧费用还将有所下降。
装机建设持续推进,水电来水改善可期
截至2023 年上半年,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2433.28 万千瓦,公司所在澜沧江流域水能丰富,总可开发装机容量约3200 万千瓦。目前,公司依托澜沧江流域的丰富风光水资源,积极开发上游水电及新能源项目,在建工程包括托巴水电站、如美水电站、邦多水电站、古学水电站以及苗尾、小湾等水光互补项目。伴随项目建设进程的推进,我们预计公司发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70.95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5.44%,上网电量368.09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5.48%。分电源类型来看,公司2023H 水电、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分别为360.95、2.52 和4.62 亿千瓦时,同比变化-26.49%、+ 10.53%以及+ 9.68%。伴随着2023 年汛期的到来,我们预期公司所在流域来水情况将有所改善,叠加去年汛期来水偏枯,公司2023Q3 上网电量有望同比回升。
持续发力清洁能源基地,水风光互补格局逐步形成,维持“买入”评级目前,公司持续发力澜沧江流域“双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建工程规模达280.88 亿元,同比增长24.06%,主要构成为澜沧江上游水电项目及新能源项目基建投入。同时,伴随着公司融资成本的持续改善以及水电业务稳定提供现金流支持,我们认为公司风光资源开发有望稳步推进。2022 年,公司新投产新能源装机38 万千瓦,公司规划于“十四五”期间新增风光装机10GW,我们预期未来新能源板块的持续成长,将助力公司不断拓展盈利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7 亿元、75.45 亿元、78.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41 元/股、0.42 元/股、0.43 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