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情况公告:2023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156.1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44%,上网电量154.84亿干瓦时,同比减少11.46%。
事件评论
偏枯来水影响出力,水电发电量承压。2023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156.1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44%,上网电量154.8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46%。公司发电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22年汛期来水不足,导致2023年初水电梯级蓄能同比减少61.37亿千瓦时。二是2023年一季度澜沧江流域来水同比偏枯约1成,其中乌弄龙、小湾和糯扎渡断面来水同比分别偏枯6.7%、12.3%和13.6%。虽然整体电量表现承压,但其中也不乏亮点,公司一季度风电及光伏发电量均实现大幅提升,其中风电完成发电量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此外得益于光伏新增项目的投产,公司原有石林光伏项目一季度完成发电量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8%,新投产光伏项目完成发电量1.32亿千瓦时,风电及光伏的优异表现成为一季度公司电量端的亮点。
供需紧张电价保持上浮,成本优化保障业绩稳定。电量承压下行并不意味着业绩端也会存在相同水平的压力,实际上2019年以来云南有大量水电硅、电解铝产能逐步爬坡持续带动用电需求提升。云南省内弃水电量已经有明显下降,省内风光清洁能源的增量规模也相对有限,因此云南省内电力供需环境将持续改善,将对公司省内消纳电量的上网电价形成支撑。根据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披露,2023年一季度云南省省内清洁能源直接交易平均电价为0.27736元/千瓦时,同比提升了1.065分/千瓦时,增幅为3.99%,因此电价的提升有望缓解电量下行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压力。此外,公司财务费用也随着还本付息整体规模逐季回落,2022年三季度公司单季度财务费用为7.23亿元,同比减少13.03%,较2022年一季度减少11.02%,因此财务费用有望进一步缓解公司业绩压力。整体来看,在财务费用、电价以及新能源的多重保障下,公司一季度业绩有望实现保持稳健。
新增光伏贡献效益,水光互补模式可期。2021年公司完成新能源核准(备案)386.8万千瓦,开工建设99万千瓦,2022年,公司曾计划投资50亿元发展新能源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拟投产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公司拟在潮沧江云南段和西藏段规划建设“双千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省风电及光伏资源均优于全国水平,2020-2022年,云南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1311小时,高于全国平均值(1300小时);风电利用小时数2616小时,也远高于全国平均值(2175小时)。随着新能源项目的持续开发和投产,新能源业务将成为水电业务以外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建议与估值:根据最新经营数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39元0.42元和0.46元,对应PE分别为17.83倍、16.65倍和15.1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来水不及预期风险:
2、市场电价波动风险。